第1768章 大搞基建(2 / 4)

小說:大明鎮海王 作者:中華田園牛

他們之所以能夠富裕起來,完全是因為最初的時候集中了整個國家的資源和政策優先發展了這些地區,才讓他們能夠迅速的富裕起來。

而他們卻是將這一切覺得是他們的努力,又看不起那些中西部地區的窮苦人,卻是不知道在開始的時候,沿海地區根本就比不上內陸地區,他們很多時候甚至於連飯都吃不飽,故而才有了下南洋謀生之類的。

劉晉是穿越者,所以知道這一些, 知道均衡發展的重要性和所能夠帶來的巨大好處。

天府之地是一定要修鐵路過去的,鐵路修通了就等於是打通了天府地區發展的脈絡,可以讓天府之地變的繁榮富強起來。

後世四川天府在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之後,也是開始不斷的發力,逐漸的成為了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和經濟、工業中心,成都更是擁有了成為一線大城市的潛力,這就足以說明了這一點。

當然,不僅僅是天府之地。

在劉晉的基建計劃之中,還包括長江中游地區的發展,湖廣和江西兩地。

後世本來依託長江這個黃金水道,湖廣和江西其實是可以獲得和沿海地區一樣的地位,擁有便捷河運之下,經濟也是可以迅猛發展起來的。

但是奈何政策上是優先發展沿海地區,再加上長江上面所有的橋樑建的都太低了,導致萬噸油輪過不去,結果江西和湖廣就悲催了。

湖廣地區還好一些,依靠鐵路交通慢慢的發展起來,江西就徹底淪為毫無存在感的地方了,妥妥的農業省,環江西周圍地區以前沒幾個比江西強的,結果到最後江西誰也比不上了。

不得不說,這純粹就是政策傾斜所導致的,如果慢慢各自發展的話,恐怕湖廣和江西未必就會比沿海地區差多少。

所以在新的即將規劃之中,劉晉就明確的提出了要發展湖廣和江西,對長江的航道進行疏通,將險峻的地區給打通,發揮出長江的河運價值。

現在有了蒸汽輪船又有了內燃機,完全是可以克服逆水所帶來的航行不便的問題,只要將長江河道之中的險峻之處疏通,按照後世科學家們所勘探和估計的情況來看,長江的航運價值是完全可以直接到湖廣核心的武昌地區。

甚至於如果在三峽的位置這裡修建水庫的,航運價值還可以直接到重慶這邊去,當然了,在這個時代建三峽水庫肯定是行不通的,想都不要去想。

能夠打通航運到湖廣地區去就已經可以。

現在的長江流域地區,水土流失是非常少的,生態環境非常好,劉晉上次去南京的時候,都還在長江裡面看到了大量的江豚。

因為水土保持的很好,長江的水量是非常穩定、非常充沛的,鄱陽湖、洞庭湖的面積都很大,甚至於大船都可以直接進入這兩個大湖之中。

另外,大明這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