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中心大廈(1 / 3)

小說:大牧場主 作者:陶良辰

韓宣經常把目前韓國、華夏等國家的城市,和前世記憶中的場景重疊,所以才覺得不美觀。

有這種心態很正常,翻翻九十年代這些城市的老照片,就會知道他為什麼很難愛上現在的它們,用二十年後的眼光看此時場景,真不容易接受。

對國家而言,“臉面城市”越繁華,往往也意味著這個國家更加強大。

就拿首爾來說,八十年代以前,整個首爾甚至沒有一座像樣子的酒店。

以至於李健熙的父親,李秉哲先生看不下去了,在1979年收購當時的國營迎賓館,成立了現在韓宣所在的五星級新羅酒店。

去年,美國人均GDP首次超過三萬美元,韓國為一萬兩千美元,華夏只有六千四百多,而且是人民幣,換算成美元在八百美元左右。

不過從1994年到1997年,華夏經濟增速分別為11.8%、9.8%、8.8%,速度快到驚人。

還要等到2014年,某些地區的人均GDP才能首次突破一萬美元,在不考慮人口因素的情況下,比韓國整整遲了二十年。

如今韓國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要知道在十年前的1986年,這個國家的人均GDP,只有三千美元不到而已。

如果考慮經濟方面的因素,那麼目前韓國人對華人的不友好態度,似乎是可以找到理由的。

歷史上華夏強大時候,朝鮮半島的國家一直稱臣,現在農奴翻身,想要從老東家身上找自信炫耀了。

等到二十年後,不少韓國人對華夏的印象才發生改觀,甚至還打出《超級華夏》這樣的標題,製作節目正面客觀地分析華夏,驚歎於它的改變。

而目前,絕大多數韓國人對華夏的觀念,甚至還停留在經常餓死人的二、三十年前動盪時期。

於是,此刻有記者納悶採訪韓宣說:“前段時間有訊息表示,你將在十年內向華夏投資三十億美元。據我所知,這些年來你的家族已經在華夏投資不少錢,比如上海正在建的那棟,預計高達六百多米的上海中心大廈。為什麼不將這些錢,投資在我們韓國呢?”

聽著語氣似乎有點不爽。

大概是因為華夏被韓宣看上了,而自己國家沒被韓宣看上而氣惱。

要說民眾的愛國情緒,連華人和韓國人比起來,都得自嘆不如。

華人的愛國情緒,更多是源自於大國的驕傲,不願讓曾經輝煌歷史沒落。

韓國人則更像是一種,長期因自卑而生成的脆弱民族自尊心,性格略微自大,而且小心眼,看看韓國曆史書就知道。

不讓別人說自己或自己國家不好,如果說他們哪點不好,馬上就出來反駁。

韓宣知道如果敢說什麼不合適的話,明天肯定會有人遊行抗議自己,於是含糊其辭回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