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1 / 6)

不過,出了大力氣的是劉寡婦和從綠柳莊來的一個姓姚的丫頭。

那丫頭在家中行二,並沒名字,大家都只叫她二丫,她雖不是來山上這批莊僕中最聰明伶俐的,但手很巧。

她原被抽調出來做包包和流雲衣的,瑤光在瑞蓮坊後院工坊擺弄這時代的紡線機器時,姚二丫就主動站出來說自己從小跟著她娘紡線,後來瑤光拿著自己憑著印象畫出的各種紡毛線機器圖和工匠們討論怎麼改進紡毛線的機器時,二丫果然出了不少好主意。

羊毛紡出的線顏色不均,姚二丫又提出染色,這個她原先在家中也是幹熟了的。

只是,要給毛線漂白或染色,就不能在瑞蓮坊後院做了。

幸好,這時中人陳三嫂在翠谷下的陳家村找到了一處宅子。

這處宅子離村中其他人家都挺遠,原是一戶人家分家後另建的宅子,後來此人在鎮上做生意富裕了,在鎮上另起了宅子,這一處便沒人住了。現聽說瑤光在找宅子,就覺得宅子中日久沒有人氣可不好,不若租出去,一年還白落十兩銀子。

瑤光和薛娘子去看了宅子,都覺得正好。這陳家村沿著溪流而建,這家宅子正好在村尾,後門出去就是溪水,在溪邊挖幾個池子便可以把漂染的活計在這兒做了,院子中房屋也還好,稍微收拾一下,加蓋幾間工房就可以當紡線的地方,如此一來,一個小手工毛線作坊就齊活啦!從山谷中劉寡婦那裡收羊毛也近了很多。

工坊中最先做出的毛線全是暗色,要麼就是用硫磺漂白出的素色線,試驗幾次成功後,才漸漸又多了三個顏色,松花,桃紅,天青。

瑤光從竹器店訂了一批粗細不同的竹針,先教姚二丫等人織平針圍巾。姚二丫原以為毛線是準備用來織成掛毯地毯的,萬沒想到還可以這麼用手織,挺神奇的。

瑤光也不著急。先把羊毛都紡成線,再趁著天還不太冷漂染曬乾,要織圍巾披巾,還有一整個冬天的時間呢。

她先用羊絨線給老郡主織了一個圍脖。圍脖這東西,其實學會織毛衣的人看來平平無奇,無非是用軟索做的環形毛衣針織成的一個圈,套脖子上就行了,但在靈慧祠眾人看來,這就挺稀罕了。

老郡主撫摸著軟乎乎的圍脖,翻來覆去找不到接縫的地方,驚奇笑道,“這可不就是‘天衣無縫’麼?”

瑤光憋笑。好吧,您老總能把我誇出花兒來。

相形之下,老郡主覺得瑤光給太妃織的那什麼披巾就是一塊布,沒啥稀奇的。至於羊毛織成的軟鞋嘛,說實話這東西直接上腳穿有點扎腳,還得穿襪子。

太妃收到東西后讓人帶了話給瑤光,說挺喜歡的,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