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1 / 7)

後宮的事太后能發話,可涉及朝政她可不敢過問,太后只好放皇帝走了。

皇帝進了太極殿走,站在御案前整理了一會兒桌上的水盂、硯臺,方道:“你宣十七郎來。”

李德勝道:“臨嘉公子怕是已回府了。宮門也要鎖了。”臨嘉是十七郎的字,皇帝親賜。皇帝前陣子還賞了他一座三進小宅子,便在宮城外不遠的福康坊內,這會兒要趕著去叫人,也來得及的。

皇帝說:“你只管去叫。”

李德勝心知不妙,只得命人去了。

不一時,宮娥來報,太妃來了。

皇帝忙起身相迎,太妃笑微微地擺手,“四郎,你坐下,我給你看個好東西!”

太妃身後兩個侍女抬著一塊大方牌似的東西,上面蓋著一塊綢布,太妃將綢子一掀,原來是一幅畫,只是還未裝裱,這畫顏色比尋常畫作濃豔鮮明許多,即使此時已是夜晚,在燈光下,畫中人物的纖毫畢露,神態逼真。

皇帝不由走近細看,才見這畫無論用筆、顏料還是技法都與常見畫卷迥然不同,顏料似乎可以一層層堆砌,人物肌理豐膩,眼神靈動,無論是坐在山石上的婦女,還是她身邊那兩個幼童,全都呼之欲出。

他仔細看了,方看出這畫畫得是觀音和座下金童玉女。這種觀音像其實最為常見,從民間到皇室都常有求子的婦人喜歡掛在臥室中,但尋常所見觀音像中,菩薩必然是金光燦燦,金童玉女各侍立一旁,但這幅畫中,畫畫的人故意將他們畫成了母子三人,慈母無限憐愛,兩個幼童孺慕之情,見者感動。

“這畫是件寶物。”皇帝笑著跟太妃說,“這是誰畫的?”

太妃笑道:“是瑤光那孩子才畫好的。她本想著中秋前給我送來,不料感染風寒,數日臥床不起。這幾日才將將好了些。你姑祖母年紀大了忌諱多,她才病了便叫她移出去,暫住在翠谷了。”說著長嘆一聲。

皇帝扶了太妃坐下,“這畫該好好地裱起來,可我瞧著,竟不知如何下手。”

太妃笑道:“這也不難。她都想好了的。做一個木框,像畫屏那樣鑲起來掛在牆上。圖樣她都給我畫好了,只是山上找不到有那手藝的木匠。”

皇帝心中明鏡一般,知道太妃不過是藉機向他透露韓瑤光住在翠谷是因為生了病,老郡主忌諱,並無不敬之心。

他心中揣摩,倒不知道是哪一位給太妃透了訊息。

母子兩人說了會兒話,太妃又問端王怎麼沒能趕在中秋前回京,皇帝說是另領了要務,沿兩江巡查,連遇見幾件大員舞弊之事,怕要等到重陽前後才能回來。

送走了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