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同时,训诂学中的音韵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代文献、解读文化密码的重要工具。通过音韵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语音信息,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总之,训诂学中的音韵流转与文化传承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汉语音韵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与韵味。在未来的研究中,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在训诂学的广阔天地中探寻更多的知识与智慧。
浅谈训诂学:音韵与训诂之关联
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训诂,就是解释古代文献里词句的意义。所谓“训”,就是“训释”,指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代文献里词句的意义或解释某个字的字义和用法;所谓“诂”,就是“故言”,“故”即“古”,“故言”就是“古言”,指古代的语言,也指用古代的语言解释古代文献里的词句或解释某个字的字义、用法等。“训诂”连用,最早见于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里列出“训诂”之书。《说文解字·言部》:“诂,训故言也。”段玉裁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字之义,通于古今。”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义之间的关系。《礼记·中庸》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早在秦始皇时代,“书同文”作为重要的国策之一被提出,其目的就是要建立起共同的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口语要“同音共语”,书面语要“书同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也提到:“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分别部居,不相杂厕……”
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意义出发,把全部汉字归并为540部,建立了540个意群;每部立一部首,共定540个部首。540个部首的确定,都是从意义出发的(只有“一丨丄丅丿乙”等极少数是单纯从字形定部的)。《说文解字》以小篆为字形根据,建立540部,每部立一部首,共540个部首,这是汉字建立的第一套系统的检字法。540部的建立,既是从字形出发,又是从字义出发的。同部的字,在意义上大都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可见,《说文解字》的540部,是汉字按意义编排的字典。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声音》说:“夫声者,物之动也;音者,物之成也。物动则有声,物成则有音。音有大小,故乐有清浊。理声之韵,合乎音律谓之音。”应劭将“声”“音”加以区别,并注意到了音有“大小”“清浊”的不同,已经接触到音韵学的核心问题。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音辞》篇,更是涉及了语音的演变、方言的差异、文字的读音、文人的读音、音韵与字义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且都有颇为精到的见解。例如,他谈到语音是随时间、地域而变化的:“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北则以‘北’为‘涉’,南则以‘南’为‘洽’,‘洽’者,‘合’也,‘涉’者,‘步’也,音有楚、夏,则字有南北矣。”他指出了“古语与今殊别”,即古今语音是有变化的。他还谈了南北方音的差别,认为当时的南方语音多存古音,并举例加以证明。
到了唐代,由于“唐诗”的空前繁荣,推动了音韵学的研究。诗人讲究押韵,就需要研究韵类;诗人讲究平仄,就需要研究声调;诗人讲究“炼字”,就需要研究同音字、同义字、同源字。唐代,出现了研究音韵的专著,如李涪的《刊误》、释处忠的《元和韵谱》等。尤其是释处忠的《元和韵谱》,在隋代陆法言《切韵》的基础上,分韵为206韵,又合并为“平上去入”四声,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对后世影响很大。
宋代,陈彭年等人奉诏重修《广韵》。《广韵》共收字26194个,注文191886字,把同音字归并在一起,共为206韵(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比《切韵》增加1韵;每韵用一个代表字作为韵目,共206个韵目(即206个韵)。《广韵》是韵书,也是字典,它把文字学和音韵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广韵》按声调的不同,把字分成四类,叫做“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每个声调下再按声母的不同分为若干“韵”,每个韵内再按韵母的不同(即主要元音及韵尾的不同)分为若干“小韵”;每个小韵内的字都是同音字,但同音不同义的字要分别加以解释。《广韵》206韵的韵目,实际上也是206个小韵的代表字。《广韵》作为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在训诂学、音韵学、文献学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研究古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研究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的重要参考材料之一。
清代,是训诂学的鼎盛时期,也是音韵学的鼎盛时期。以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桂馥、郝懿行、俞樾等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在训诂学和音韵学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王念孙的《广雅疏证》、王引之的《经义述闻》、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俞樾的《群经平议》等,都是训诂学的经典之作。与此同时,陈澧的《切韵考》、章炳麟的《国故论衡·音理论》、黄侃的《音略》《声韵通例》等,则是音韵学的经典之作。这些著作,都体现了作者在音韵、训诂等方面的深厚功底和卓越见识。尤其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更是将音韵与训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注释《说文解字》的过程中,既解释了字义,又阐明了字音,还分析了字形,真正做到了“形音义三者互相求”。
训诂与音韵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训诂要借助音韵的知识来正确地解释字义。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本身并不直接表音,但字音对于字义却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同一个字形,如果读音不同,往往意义也不同(即所谓“同音异义”);反之,不同的字形,如果读音相同或相近,则意义往往也相同或相近(即所谓“同音同义”或“音近义通”)。因此,在解释字义时,必须考虑到字音的因素,借助音韵的知识来确定字义的范围和界限。
另一方面,音韵的研究也离不开训诂的帮助。因为音韵是语音的系统,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存在的基础。要研究音韵,就必须首先了解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了解每个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这就需要借助训诂的知识来解释词义、分析词义的变化和引申关系等。同时,通过训诂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语音的演变规律和方言之间的差异等音韵学问题。
总之,训诂与音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在训诂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音韵的知识来解释字义;在音韵研究中,我们也要善于借助训诂的成果来深化对语音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问——训诂学。
此外,训诂学与音韵学的结合还体现在对古籍的整理和研究上。在古籍整理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读的字或难懂的词,这时就需要借助训诂学的知识来解释它们的意义。而音韵学的知识则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这些字的正确读音,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古籍的内容。同时,通过对古籍中语音的研究,我们还可以了解古代语音的演变和方言的分布情况,为语言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在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训诂学和音韵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我们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更好地保存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不断拓展训诂学和音韵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计算机辅助下,我们可以建立大规模的语料库和数据库,对古代文献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通过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实现跨地域、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训诂学和音韵学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训诂学和音韵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
展望未来,训诂学与音韵学的结合将会更加紧密,它们将在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穿越平行世界的叶麟,在系统的威胁下硬是从医学院转学到了警校,身背5个处分之后终于毕业了。因为长得像流氓,报道第一天差点被退货。后续因为长相问题也闹出了不少的笑话,还好有系统加持,最终成就了一番警界和医学界的传奇。已完成:大学白骨案、江底沉尸案、新娘惨死案...
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魔法小说,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葛洛夫街兄弟-小说旗免费提供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和TXT下载。...
师士传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小说,师士传说-方想-小说旗免费提供师士传说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和TXT下载。...
一个王朝的修仙小族,在陈子漠和族人的共同努力下,一步一步向前,最终成为修仙世家,站在修仙界的巅峰。(家族流修仙,无系统!)提前告知各位书友,第六到九章可能会让你们觉得幼稚、毒,可以直接跳过,只当是收了一鬼一尸。...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小说,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天下乐-小说旗免费提供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和TXT下载。...
被坑前,知青搬空仇人家当去下乡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其他类型小说,被坑前,知青搬空仇人家当去下乡-梦小豆-小说旗免费提供被坑前,知青搬空仇人家当去下乡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和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