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1 / 5)

小說:春秋小領主 作者:赤虎

叔向大禮送別:謹受命,怎敢不鞠躬盡瘁。

此時,中行吳正在齊國參加告辭宴。他之所以滯留齊國那麼久,是想透過廣泛接觸齊國人,徹底瞭解一下齊國對晉國的態度。

齊國宮殿裡,齊景公以盛宴款待中行吳。席間,正值酒酣耳熱,均有幾分醉意之時,中行吳借酒勁向齊景公說:請您給我一杯酒喝吧。

景公爽快地答應,回頭吩咐左右待臣道:把酒到在我的杯中給客人。

中行吳接過侍臣遞給的誨,一飲而盡。

晏嬰在一旁把這一切看在眼中,厲聲命令侍臣道;快扔掉這個酒杯。為主公再換一個新的。

依照當時的禮節,在酒席之上,君臣應是各自用個人的酒杯一這不是因為酒宴之上,君臣的酒杯都有級別標誌。春秋人還沒有那麼變態。而考古挖掘證明,當時,平民與貴族的酒杯差別大,但在高等級貴族之間,酒杯就沒什麼大的差別了,大家都是一水的青銅酒爵。

但當時是春秋,春秋封建人的領域領地概念極強,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分得很清楚。中行吳用景公的酒杯喝酒,等於將手深入了齊景公的勢力範圍他撈過界了。中行吳是故意的,他故意對齊國國君的不敬,並想用這個動作試探齊國君臣的反應,試探一下當齊國新君勢力範圍遭侵害的時候,齊國大臣們是否會為齊景公出頭,他的小心眼立玄被晏嬰識破。

中行吳回國後,向晉平公報告說:現在還不是攻打齊國的時候,我試探了一下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讓晏嬰識破了齊國君臣和睦,臣子願意為君主出頭啊。

中行吳認為:晉國完全可以打敗齊國,但齊國有這樣的賢臣,現在去攻打齊國,增加了戰爭風險一多年後,孔子稱讚晏嬰的外交表現說:不出樽朋之間,而折衝千里之外靠外交的交涉使敵人放棄進攻的打算,即現在折衝樽俎。這個典故。

在中行吳返回途中。黃河南岸的晉國新封臣麋丘在今河南省範縣領主烏徐曾打算求見中行吳,但中行吳打聽到烏徐是齊國叛臣,投奔範創之後被範自接納未附庸。中行吳拒絕了烏徐的求見。他還不想給範田擦屁股。而且現任元帥趙武待人寬容,遠不像範自那麼刻薄,中行吳覺得最近的日子挺好的,暫時還沒有改變生活的想法一他拒絕烏徐時嚴肅表態:烏徐此來,為國乎為私乎為國國家大事由元帥主張;為私範氏附庸的私事不歸中行氏過問。

中行吳拒絕了烏徐,他沒想到烏徐的大膽。烏徐這個人是位春秋時代非常罕見的人才,他在破壞春秋規則上面,遠遠比趙武邁的步子大。他是齊國麋丘領主,投奔晉國之後。老嫌自己的領地展前景不大,恰好衛國觸怒了晉國,而衛國國君被晉國人拘捕一年,整個衛國沒有主左,所以烏徐膽大起來,他趁機襲取了衛國的羊角在今山東鄆城與河南範縣之交。

侵佔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