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為了生活,努力發明(下)(1 / 3)

小說:春秋小領主 作者:赤虎

師偃聽了他的話,很好奇的看了一下趙武,見到趙武目光仍在專注著群山,他勉為其難的回答:“也好,我這就去找人……”

趙武馬上又補充:“順便再找一些鐵匠來,我有用。”

師偃立刻用勸告的身份說:“看來主上喜歡擺弄惡金——我趙氏雖然會製作‘惡金’,但世人常以為‘惡金不祥’,會給使用者帶來災禍,令諸卿大夫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主上最好不要在公卿面前展示惡金,以免帶來不測的災禍。”

春秋時代,人們把“鐵”叫做“惡金”。

在這個時代,每個家族都有一項特長,趙氏宗族以養馬和鑄鐵手藝著稱,“中華第一鐵鼎”就由趙武的孫子趙鞅製備,可以想象,在這個時間段裡,趙氏宗族已經積累了足夠的鑄鐵經驗,以至於數十年後他們能夠鑄造大型鐵件。

不過由於春秋時代人們不喜歡鐵,把鐵稱之為“惡金”,所以趙氏宗族雖然擁有這時代較為先進的鑄鐵工藝,卻並沒有因此獲利。

趙武不以為然,他漫不經心的回答:“終究要走到那一步的——你還沒有嘗過鐵鍋炒出來的飯,那才是正宗……”

師偃有點不滿,但趙武已經翻身跳上馬,他騎在馬上,居高臨下的說:“也有變通的方法,比如說我們可以在鐵器上鎏上金銅,一方面防鏽,另一方面……”

猛然間,趙武想起師修給他解說各國形勢的時候,曾談到吳王,談到楚國正忙於跟吳國爭鬥,他搔搔腦袋,回憶著說:“我聽說楚王有一個著名的鑄劍師,似乎叫做干將,他的妻子叫莫邪吧,聽說他的鑄劍手藝非常妙。”

師偃不滿的回答:“楚國名劍師應該是歐冶子,聽說歐冶子有個小小徒弟,或許叫干將吧,不過,各國鑄劍匠師都是一國之寶,我想楚王寧肯殺了他的鑄劍匠師,也不會讓他為別國鑄劍。”

趙武想到吳王,不是想到了鑄劍名師干將、莫邪,他想到的是那把吳王劍(或越王劍),現代出土的吳王劍防鏽工藝做的非常完美,以至於它在兩千六百年後出土依然保持鋒利,連現代人都為之不可思議,而趙武恰好處身於這個時代……

趙武想到吳王劍,是認為吳王劍的防鏽技術不是突兀誕生的,在它出世前一定有技術積累,吳王壽夢既然已出現了,想必“吳王劍”鑄造技術已基本成型。但他不知道的是,歐冶子正是“龍泉寶劍”的創始人,他在楚國開創“龍泉”這個品牌已經百餘年了。

“哈,我就無法理解,幹嘛我做什麼事都要找個至大的理由——想製作一口鐵鍋,從而研究冶鐵技術,難道就不行?

好吧……我聽幾位老師說:金(春秋時代銅就是金)礦歸國君,領地裡一旦發現金礦就必須上交國君。但鐵礦不是,它是惡金,國君不要鐵礦。連那位曾經zhan有過趙地的什麼……祈奚,也不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