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1 / 3)

小說:春秋小領主 作者:赤虎

第五章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上)

程嬰咧嘴,微笑:“你忘了,我趙族才經過一次滅族慘禍,原先的趙地封領被大夫祈奚享用,雖然不久國君又把趙城還給了我們,但趙族已大傷元氣了——那祈奚歸還趙城之前,把趙城所屬的農夫都帶走了,幸好他看不上我們的匠人,使我們僥倖保留一點元氣……”

程嬰回答完,像是怕趙武再提什麼難堪要求,他連忙起身,行禮告辭。隨著程嬰匆匆閃出屋外,師修後腳一揮手,指點一名豎子(童僕)上前挑出一竹簡,嘴裡吩咐:“主(上)現在識字已不成問題,唯獨對字詞的發音還有點不準,今後,我先讓小豎(童僕)誦讀這些竹簡,請主上耐心傾聽,那裡聽不懂只管問,如此教學相長,定然……”

童子馬上展開竹簡,誦讀:“晉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義,未安其居’……”

這篇文章說的意思是:晉文公一回國,就教化百姓,過了兩年,就想對外用兵。子犯(狐偃)說:“請先等一等,百姓還不知道什麼是‘道義’,他們還沒有安居樂業”……

於是,晉文公便致力於便利百姓,讓百姓安居樂業。又過了一年,他再次打算對外用兵,狐偃又說:“請先等一等,百姓還不知道什麼是信用,還不能十分明白信用的作用。”

於是,晉文公便要求做買賣不求暴利,明碼實價,杜絕假冒偽劣以及“山寨”產品,讓百姓看到“有信(用)”的好處。

兩年後,晉文公再問:“行了嗎?”狐偃說:“百姓還不知道秩序,還沒有對秩序產生應有的恭敬。”於是,文公便任命官員來制定法規。等到百姓知法守法之後,然後,狐偃才同意國君徵召百姓,組成軍隊征伐四境……

這段文章讀完,師修解釋:“文公的變革措施,都是我趙氏先祖趙衰制定……”

據說,當年文公歸國後,趙衰便抱著一大堆竹簡去見文公,他這樣告訴文公:“我們已經商量好了,晉國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就是四個字:‘全盤齊化’——我們在齊國流亡那段日子還真沒有白過,我把齊國的典章制度全部蒐集到了,我們只要參考管子的治國思想就行了。”

而管仲治國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讓老百姓先富起來;“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政策的制定首先要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要讓老百姓安樂、安全、富足;政策實施之前,要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有利於百姓的堅決去做,不利於百姓的法律就堅決廢除。絕不能靠恐赫百姓,靠欺騙老百姓,靠矇蔽封殺,或者自認為“代表了”老百姓的意志,就隨意驅使百姓。

說完這段話,師修指一指屋外熊熊燃燒的黑心小磚窯,誇獎說:“我趙氏才逢大變,如何重興家業,這是個難題,但祖宗已經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