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1 / 3)

小說:春秋小領主 作者:赤虎

醋溜中文網 www.clzw.com,最快更新春秋小領主 !

第十九章領主大人對生活的思考(上)

孫林父不姓孫,“孫”是公孫的變種,也是一種尊稱。

他剛才的問話不是挑釁,而是在探問韓厥是否升遷。

春秋時代,各國的王氏後裔被稱為“公族”。現任國君的孩子被稱為“公子”,國君的兄弟被稱為“公叔”,公叔的孩子則被稱為“公孫”。與國君的血緣關係遠了後,也有人想出種種變通方法,比如像孫林父這樣,去掉“公”字,簡稱“孫”。又比如一代兵聖孫武,原本姓田,這個姓是當時的齊國君姓,他應該被稱為“公孫武”,但為顯示與齊國君氏決裂,他改姓“孫”。

當然,也有人把“公叔”簡稱“叔”,或者將“公叔”改為“公輸”,比如“公輸班”。也有人寧死不願意更改,一直保持“公叔”這個姓氏到如今。

以上那群人被稱為“公族”與“宗族”。稱呼前頭帶“公”的人就是“公族”,否則就是宗族。他們都是王權的有力支持者,也是王權鬥爭的主要參與者。

晉國經過長達百年的王權鬥爭,後來的國君接受了這個教訓,於是規定“公子”都禁止居住在國內,必須去國外定居。只有當現任國君死後,由卿大夫決定迎立何者為國君,那人才被接回國內。但這一舉措,使得晉國沒有了公族。

於是,自感王權力量單薄的晉公室決定:讓那些沒有進入卿大夫行列的功臣之後成為“公族”,這些人都是卿大夫的接班人,他們有資格成為卿大夫,所以他們總是虎視眈眈的盯著現任卿大夫,唯恐不亂的挑剔著卿大夫的毛病,以便將現任卿大夫鬥下去,自己好佔據空出來的位置——這種心思正符合晉國國君的心思。

然而,這群公族畢竟是功臣之後,有的還是現任卿大夫的後代,所以卿大夫也不希望他們鬧的過分,而國君方面也不希望那群小叛逆過分激怒卿大夫,於是,歷任公族大夫就必須選擇一個國君與卿大夫都滿意,且威望足以壓制小搗蛋鬼的人物。韓厥就是這樣的人物。

韓厥侍奉四代國君,每次遇到現任國君去世,朝堂結構劇烈調整的時候,“老救火隊員”韓厥就被任命為“公族大夫”,等到朝堂格局穩定下來,國君想起了韓厥的功勞,就會將他解除公族大夫的職位,等到他上面的卿位空出來,韓厥將第一個順位升遷。

趙武想點頭,可齊策拍了他的右腿,趙武只得搖頭,只聽齊策解釋:“家主年幼,朝堂的事情不太清楚,韓伯昨日倒是來過,只是看了看家主的安排,吩咐了一點小事而已。”

孫林父微微撇嘴,又問:“我聽說魏氏、韓氏、範氏正在調遣人手,準備將這些人手贈送給趙氏……我還聽說,當日那幾家在新田城鬧的動靜那麼大,其中有一個驚天大秘密,是吧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