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1 / 3)

小說:春秋小領主 作者:赤虎

第四十五章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

師偃舉起鼓錘懸在空中,反問:“全軍排列多少徹,做一旌?”

趙武腦海裡轉動著臨行前智罌的交代與韓厥的叮嚀,反覆權衡著這兩種建議的優劣性,該聽誰的?我該聽智罌的,奮勇搏殺、爭取出彩;還是聽韓厥的,堅持中規中矩,絕不出格?

韓厥的話沒錯,但他是對趙氏孤兒說的,我若不是趙氏孤兒,那麼……;至於智罌所說的——此人心中國家的分量比韓厥更重……

為了我自己,那麼——趙武回答:“五徹為一旌!”

齊策插話:“不,十徹!”

“旌”就是一面軍旗(旌旗)。戰鬥中,這面軍旗下所有士兵隨旗幟前進或後退,通常軍旗車上還有戰鼓與罄,會根據指揮官的命令用聲音指示士兵進攻,或者改變進攻方向的行動。

師偃剛才問的是:在一個進攻方陣中,士兵該排列幾個戰鬥橫行。

趙武的回答是:按通常慣例,用五個徹行組成一個攻擊波次。

一卒排列為一徹,五徹為旌,意味著用一個旅的兵力組成一個攻擊方陣,作為一個攻擊波次向前推進。而齊策的建議是:一面旌旗下列出十個徹行——也就是用兩個旅的兵力組成一個攻擊方陣。另種不同排列法,分別代表緩攻陣型或狂攻陣型。

趙武的建議是一種平衡打發,因為在春秋時,各國慣例都是用一個旅的兵力作為“一旌”,如此一來,趙武的攻擊兵力與對方相等,那麼這場戰鬥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持久戰。而齊策的建議是下軍左矩應該擺出狂攻陣型,一個攻擊波次投入兩個旅的兵力。戰鬥時,一個攻擊波次包含十條戰鬥散兵線,也就是十徹。

趙武輕輕點頭,同意了齊策的建議,因為這是他初次上陣,不瞭解自己該做什麼,又不好在這時候要求齊策解釋,只能不懂裝懂的表示贊同。

師偃又問:“誰來擔當徹頭?誰來擔當徹尾?”

趙武正對林虎一肚子氣,他一指林虎:“林虎去做徹頭,派武清擔當徹尾。”

齊策拍手:“主上這一調配,一步之間,‘徹頭徹尾’躍入智將的行列。”

趙武裝深沉,含蓄的點點頭。

所謂“徹頭”就是帶領“第一徹行”前進的將領,而“徹尾”則指第一攻擊波次中、最後一條“徹行”的統帥將領。

趙武的幾個家將都各有特色,林虎為人莽撞,彷彿狂暴戰士一樣,見到熱血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立即進入狂化狀態,而後……任何命令對他都無效了。

趙武此前曾想修正林虎這種脾氣,但齊策勸止,他認為應該鼓勵林虎的莽勇,而後針對性的加以使用。齊策的建議倒讓趙武想起了《三國演義》中的許褚,於是,他聽從了齊策的建議。

其餘幾名家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