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水師營熱鬧非凡 眾鄉鄰文家求字(上篇)(2 / 5)

小說:海南丟 作者:今朝讖語

冰糖葫蘆,一直都是孩子們眼中的聖物,每次趕集都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文王氏就讓幾個孩子一人挑了一串,孩子們露出滿足的笑容。那糖葫蘆凍得邦邦硬,看著孩子們吃力地啃著,妯娌幾個也開心地笑了。

“就他姑慣著他們,這幾串糖葫蘆都夠買兩斤棒子麵了。”

大嫂一邊打趣的說著,一邊和孩子要糖葫蘆吃,幾個孩子一見,轉頭就跑,只逗得幾個大人哈哈大笑。

一會兒,幾個孩子站在“永發祥”糖鼓火燒鋪子前就不走了。

這“永發祥”糖鼓火燒可是遼南一絕,同治年間,由劉德謙創立,原來叫“源發祥”。當年遼南地區流傳一首民謠:水師營的糖鼓火燒老幹榨(黃酒),金州的驢肉包子炸麻花。可見這糖鼓火燒的名氣。

大糖鼓火燒由爐火烘烤,面皮薄、香脆甜、存放數日不硬,糖餡內加玫瑰醬甜脆可口。盤子大的個頭、焦黃的外皮、外面沾著芝麻,裡面裹著一層薄薄的糖,咬下一口,又酥又脆。之所以鼓,是因為中間夾糖的緣故,上下兩層在烙制的過程中分離,形成空心。

幾個孩子被這圓鼓鼓的火燒深深吸引,賴著不走。劉掌櫃五十多歲,為人謙和,見孩子們聚過來,就給每個孩子掰了一塊嚐嚐,這下孩子們更是饞的直流口水,文王氏見狀,就買了兩個。

“這不吃“永發祥”的糖鼓火燒,就不能說來過咱水師營,就奔著劉掌櫃,也得買幾個不是。”

文王氏果然嘴甜。老掌櫃見狀,把剩下品嚐的半個也給了孩子們,這下大家都滿意了。

大戲臺的西側,是一條美食巷子。把頭的一家佔了三個商鋪,門口幾個人現場加工,趕集的眾人就像看戲一樣,把三家店鋪圍個水洩不通。文王氏和大嫂帶著孩子,硬是擠了進去,娘帶著兩個小的,在旁邊看著皮影戲。

商鋪前,只見一人正在雙刀剁肉餡,剁碎之後放到石臼中,另一個人踩著長長的木樁,直把那碎肉打成肉糜。一個婦人把肉糜舀進木盆中,把一包佐料放入裡面,邊加高湯,邊順時針攪拌,直把這肉糜攪成豆腐腦一般細膩。

旁邊就是一口大鐵鍋,鍋中冒著熱氣,但沒有全開。只見婦人左手抓肉糜,從虎口處擠出一個肉球,右手拿著木勺儈出放進鍋中,一個個肉丸子就像剝了皮的雞蛋,浮在水面。瞬時香氣升起,滿巷子都是這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

鍋的另一頭,一個婦人用大笊籬輕輕攪動肉丸,鍋裡的水始終沒有全開。過了一會,婦人用大笊籬把鍋裡的肉球舀出,倒進一個大扁竹簍裡,那誘人的肉球在倒出的那一刻,彈性十足,蹦蹦跳跳的滾進竹簍。

這時竹簍前已經有人在排隊了,肉球不用稱重,兩文錢一個,要多少隨意。那些青衣小帽的有錢人拿出一串串銅錢遞給婦人,也有人拿日本小錢來買的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