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7章 大明紡織聯合商會的聯合請求(2 / 4)

小說:大明鎮海王 作者:中華田園牛

以機械化耕種為主的農業,需要的農民很少,一個農民都可以輕鬆的耕種幾千畝上萬畝土地的情況下,大量的勞動力流入到工業領域。

即便是再遼東、河中、黑土省這三個農業大省、產糧大省,新生代的年輕人也只有少部分的人在從事父輩的種地工作。

更多的年輕人則是從事工業生產相關的工作,這三省的工業發展同樣也是非常的迅猛,像遼東這邊,鋼鐵業、造船業、傢俱業、煤炭開採、建材業等等也都發展的非常迅猛,大有成為大明另外一大工業基地的趨勢。

相比起農業領域來,工業領域更能夠聚集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薪資待遇相對也更高,並且工作更加的單一、純粹。

再加上都是在城市裡面生活,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更能吸引年輕人。

總的來說就是農業人口占比是越來越小,大明帝國不可能在依靠農業來解決大明人就業的問題,最終所依靠的還是要靠工業。

朱厚照對此非常的清楚。

京津地區佔大明的面積可以說是很小、很小的,但是京津地區的總人口加起來超過3000萬人,如此龐大的人口聚集在京津地區。

靠什麼養活?

還不是靠京津地區發達的工業、商貿、金融等等來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養活如此龐大的人口。

這紡織行業一旦出現問題,大量的紡織工人就要失業,這可是關係到兩千萬人就業的大事情。

“這好端端的,為什麼一下子衣服、鞋子、布匹就賣不出去了呢?”

朱厚照詳細的看完,然後皺著眉頭問道。

“陛下,這主要是因為紡織工廠的數量太多了,並且這些紡織工廠基本上都是使用新式的紡織機械,產能和效率都非常高,這產出來的布匹、衣服、鞋子等等產量非常大,市場消化不完。”

“故而才會出現了,整個行業都出現極其龐大的庫存,大量的擠壓。”

鍾蕃想了想說道。

其實鍾蕃自己麾下也是有紡織工廠的,對自己的情況也是比較清楚,多到底現在主要是紡織行業的工廠太多了,產能太大了,市場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衣服、鞋子、布匹什麼的。

“鍾公此言差矣!”

這時李昆站出來表示反對。

“我這裡有一份大明紡織聯合商會的請求書,書中詳細的說明了現在我們大明紡織工廠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

李昆將請求書拿了出來,這幾天紡織商會的人也是拜訪了很多朝中的大臣,現在大明帝國朝中的這些大臣都是實幹派的大臣。

也基本上麾下有著不少的產業,其中就有很多人在紡織產業裡面有工廠、有股份,可以說和大明各個領域的工廠、商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