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4章 難道我們真的錯了?(2 / 4)

小說:大明鎮海王 作者:中華田園牛

兵黷武、好戰必亡,不僅僅要死大量自己的人,還對擴張地區造成了巨大的殺戮和流血。

特別是劉晉當統帥的幾次對外擴張,無論是掃**南洋,還是吞併西域,劉晉一直以來都信奉那套強權即是真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想。

在南洋、西域特別是河中地區,展開了血腥的殺戮和掠奪,不知道多少國家和部族都倒在了大明的屠刀之下,河中地區原本百族崢嶸,然而明軍一過,河中地區成為了死寂之地,千里之地,荒無人煙。

南洋諸國,被劉晉所滅者不知凡幾,而且縱然是如麻六甲這樣的小國,也不得不向大明這邊稱臣,簽下城下之盟,賠償了幾百萬兩白銀。

以前和大明關係不錯的暹羅,更是被直接攻破了都城,最終俯首稱臣,賠錢千萬兩白銀。

這些在傳統的儒家看來,那絕對是不可以接受的。

自古以來泱泱大國,都是以德服人,威服四海,方才四方來朝,四方之國皆仰慕我華夏之文明。

可是劉晉呢,卻是大動干戈,以武服人,掃**四方,大肆殺戮,這和強盜、蠻夷又何區別?

然而偏偏正是劉晉的這一系列對外的擴張和戰爭,不僅僅沒有拖垮大明,反而給大明帶來了龐大的財富。

單單是周圍各國向大明的戰爭賠款,至今每年都還能夠收到上千萬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倭國、麻六甲、暹羅、奧斯曼帝國、英格蘭,每年都要老老實實的將戰爭賠款送到大明來。

如此龐大的財富,極大的緩解了大明的財政緊張,同時也極大的強化了大明軍隊,使得新軍制得意順利的完成,並且爆發出強大的活力和戰力出來。

此外,對外擴張獲得的龐大土地,為大明的移民提供了條件,富饒的南洋、肥沃的遼東、廣袤的西域和河中等地區,每一個的地方都有數百萬、上千萬的移民遷移過去。

南洋成為了大明的糖庫、遼東是大明的糧倉、西域和河中則是成為了大明的肉倉和馬場,讓大明再也不用為糧食和馬匹的事情煩惱。

北方原先虎視眈眈,年年扣關的韃子,現在已經成為了能歌善舞的草原子民,在為大明人放牧牛羊,送上溫暖的羊毛。

明明對外是血腥味比的殺戮以及慘無人道的屠戮,可是反過來卻是滋潤了大明,讓這個原本已經搖搖欲墜,風雨飄搖的龐大帝國換髮新的生機。

還有改革稅制,開徵商稅,在傳統儒家看來,那是橫徵暴斂,是要亡國之兆的,身為帝王,應該是輕徭薄賦、與民修養,儘可能的少徵、不徵稅。

然而劉晉呢,他不僅僅要徵稅,開徵商稅,而且還專門成立稅務衙門,設立稅務捕快,想盡辦法的去徵稅,使用武力去徵稅。

放在以前來說,那絕對妥妥的是橫徵暴斂,死都走不掉這個標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