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2章(1 / 2)

李亨不在意的說道,李琰也搖了搖扇子點點頭。

三年一次的科舉十分的盛大,但是對平民百姓來說影響不大,畢竟出身寒門科舉改換門庭之事對他們來說來過遙遠。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一次的前三甲,居然有兩位出身寒門,訊息一出所有人都震驚了。

而在二甲之中,甚至也有幾人出身不高,至於三甲則更多了,高中的榜文名單一出,朝中臣子譁然,那些舉子來自五湖四海,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文水書院就讀了幾年。

他們原本條件不好卻還是堅持讀書,原本想著中了秀才便作罷了,至少秀才就已經足夠了,但是沒有想到文水書院橫空出世,他們不光得到了最好的教育,還有書院贊助他們入長安科舉。

沒有了銀錢的擔心,一路上又有文水書院的護院護送,很快便來到了長安,如今終於得償所願。

一夜之間文水書院名聲大噪,民間頓時掀起了讀書的熱潮。

朝中的大臣們感受到了一股壓力,他們齊心協力的不想讓這些人留在朝堂,李隆基和臣子博弈了許久,最終還是放任,將這些人外放出京做了小官。

高中的舉子自然是求之不得,他們學了這麼多年,為的不是在朝中做官的,他們要將文水書院的種子撒向大唐的每一個地方,為更多的平民爭取出頭的機會。

為百姓帶來福祉,而不是留在長安汲汲營營於名利的。

作者說說:" 謝謝各位親親寶貝的收藏·評論·點贊·花花·金幣·會員!"

作者說說:" 謝謝寶貝開通的會員,這是會員加更!!!今天最後一章!"

李隆基對此毫不知情,隨著大唐的經濟人口達到盛世,他對朝政之事便放鬆了,整日沉迷於奢侈享受之中。

朝中更加倚重於李林甫,李林甫為相,嫉賢妒能,凡才望功業在自己之上,為玄宗所親厚的大臣,害怕勢位超過自己,所以一定要設法去之。常常表面裝出一副友好的樣子,背後卻進讒言陰陷之。

導致朝堂之上烏煙瘴氣,而太子卻也是和李林甫並無二般。

以長安令韋堅為陝郡太守,領江、淮租庸轉運使。陝郡為江、淮漕米北運長安的轉運站。所以韋堅以陝郡太守兼之。

隨著軍需民食的增加,因關中地狹,產糧不敷食用,愈來愈仰給於盛產糧食的江淮地區。皇上好大喜功,朝廷上下奢侈成風,所以韋堅等人,競以利進。韋堅是太子之妃兄,玄宗使督江淮租運,歲增鉅萬。

不過短短的五年時間,原本政治清明的朝堂便烏煙瘴氣了起來。朝臣爭奪皇上的看重而阿諛奉承巧言令色,向下更是搜刮民脂民膏,讓百姓哀聲哉道。

而皇上卻對此並不知情,他在朝臣的奉承之中漸漸的迷失了以往的清明,整日沉迷於溫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