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2章(1 / 2)

等賀賢安接到旨意的時候都氣笑了,武家在文水的掌控力度很多時候都是賀賢安比不上的,如今壽王就是他們的底牌,自然是要好好的藏起來,因此無人知道壽王在這件事情當中的存在,而武家也不能露面,自然將所有的功勞都遞給了賀賢安。

武承文還在可惜,這樣一個大的功勞遞給賀賢安,這個老滑頭就要升走了,之後再來一個也不知道好不好忽悠了。

而李瑁則是意味深長的搖搖頭,表示賀賢安調不走的,武承文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樣的功勞實在是很大了,至少得調到幷州去吧?

結果現在居然一點變動都沒有,也就罷了,居然一點賞賜都沒有,甚至還要將工匠弄走,這簡直就是釜底抽薪啊!

賀賢安確實想到自己不會被調走的,但是也沒有想過皇上居然做得出來這樣的事情,簡直是不要臉面了嗎?

李瑁說:" 很正常,自這兩年以來,陛下變化的十分快,如張九齡這樣的大臣都被排擠出了朝堂的中心,留下的都是些什麼人啊!陛下聽不得忤逆之言,你當初那般的無視皇上,不給他臉面,他自然會針對你了。"

李瑁毫不意外,賀賢安卻有些失落,他仔細的想了想才說道

賀賢安說:" 可是曾經的陛下不是這樣的,他重用賢臣,勵精圖治,便是臣子反對他的意見,只要是對大唐好的,他都可以退讓,為何……"

李瑁說:" 人總是會變的麼!"

李瑁卻並不覺得意外,因為以前的皇上想要做一個好皇上和現在漸漸的開始被榮耀迷失了理智並不衝突,漸漸的剛愎自用起來也不是什麼不能理解的事情。

賀賢安咬著牙忍了,他將直接詢問了所有的工匠的意思,挑選了一部分願意入都城的工匠 送了出去,這個時候他發現了工匠多的好處,就算是離開這些工匠,他也不擔心這些工作停擺。

以前賀賢安覺得文水乃至幷州沒有這麼多的學子,卻沒有想到一到開學之時,學院爆滿,甚至還有許多的學子無法入學。

受到了啟發,幷州刺史也開始修建書院,要知道一個州若是入朝為官的人多,也是算政績的,如今幷州天時地利人和,他也沾一沾光。

而幷州刺史的奏摺傳到了都城之後,李隆基深受啟發,便古者鄉有序,黨有塾,將以宏長儒教,誘進學徒,化民成俗,率由於是。其天下州縣,每鄉之內,各里置一學。仍擇師資,令其教授。

在大唐的每個鄉鎮開辦了一個學院,請夫子教導,希望能為朝中輸送人才,此等的政策一出,反對的聲音十分的高漲,這樣的政策針對的明顯是世家貴族,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而李隆基頂住了壓力將這則措施推行了出去,但是入都城的文水工匠,卻一個個都受到了冷待,被髮配到了偏遠的角落裡面去了。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