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伐齊(2 / 3)

小說:長平長平 作者:楚秦一鶴

作為相知的朋友。而為了修建道路,張祿還邀請了自己的師兄車右先生同行。

在秋收的喜悅中,十月秦歷新年來臨。鄭安平一家在鄉里,和鄉人一起祭祀了社稷,大家把一年的收穫集到一起,共享一鼎熱粥。

張祿沒有和他們一起過,而是在王宮和貴族、高官們過了平生第一個宮庭新年。秦人完全打破了周禮的限制,每位參與的高官,一律七鼎八簋,只有秦王九鼎十簋,不能超越。

十月初一,張祿領著鄭安平等人拜訪了他結識的官員,鞏固自己的人脈,並將鄭安平一行介紹給這些官員。初二,張祿等造訪了楚太子和黃歇,受到殷勤款待。從初三開始,張祿陸續在鄭安平的宅中設宴招待一些重要的官員,直到初五。

初六恢復上朝。張祿將草擬好的考察計劃報請魏冉批准。魏冉於朝中徵求一番意見後,批准張祿的計劃。張祿於十月十五日出發,領著一支由百人組成的考察團,前往秦嶺深處,用大約半年時間完成蜀道的考察任務,並提出復建方案。

十五日要完成的另一件工作,是派出秦卒五萬,東出陶邑,攻打剛邑和壽邑。這項工作由另一名客卿灶來完成。

在魏冉出京的這段時間裡,客卿張祿參與相府的行政工作,而客卿灶則一直在軍營,協助左更錯訓練秦兵。這兩人雖然都是秦王的客卿,平時並不見面,甚至也不知道對方在幹什麼。

在客卿張祿提交考察計劃的同一天,客卿灶也提交了一份機密報告,建議以陶邑為基地,攻伐齊地。秦國軍隊規模龐大,每年的刑徒數十萬,這支軍隊如果沒有用武之地,那就成為了國家的負擔。而與秦國接境韓、趙、魏,乃至楚國,都已經成為秦的盟國,無法對他們用兵,現在唯一還能出兵的國家,就只有與陶接境的齊國了!燕國遠在幽北,秦國根本夠不著。

這件事讓秦庭有些為難。陶是穰侯的封地,本身遠離秦國,雖然名義上也算秦地,但卻是個商業城市,位於濟水、荷澤交匯處,平時秦基本影響不到它,城邑不高,地形不險,易攻難守,雖然財貨豐庶,但能不能作為秦國軍事進攻的基地還真不好說。

魏冉、羋戎、白起、胡陽、左更錯和客卿灶反覆商量,都覺得沒有把握。萬一捅了馬蜂窩,很不好收場。但另一方面,去年就因為義渠的問題沒有出兵,今年要是還不出兵打仗,那些指望著軍功搭救自己或自己家屬的人,恐怕都要大失所望,甚至民怨沸騰。因此,無論如何,今年都要找一個國家去打,而這個國家除了齊國沒有別人。

大方向定下來後,就是確定策略和經辦人。其實秦人對陶邑周邊的地理情況並不十分清楚,瞭解細節的是來自齊國的客卿灶。他的建議是,從陶沿濟水向東北二百餘里,是齊的邊境城市剛和壽。剛、壽與陶之間雖然距離有些遠,但有濟水相連,交通便利有事隨時可以相互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