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軹道(2 / 4)

小說:長平長平 作者:楚秦一鶴

之。”

靳先生道:“微尉府,吾身無所處也。”

第三天的路程要艱苦得多。沿山腳順著涑水走了二十餘里,尉僚帶隊折入一處山峪。尉僚親自領著前隊在前面開路,後面大隊依次前行。千軍萬馬把個山峪擠得滿滿的,足有十餘里長。沿途雖有一些小聚邑,人都跑光了。大隊並不停留,只在峪中穿行。

峪中穿行比起山道來還要難行,雖然也不過二十餘里,卻走了多一倍的時間,直到太陽西下時,前隊才與駐守橫嶺關的魏軍接上頭。

橫嶺關是一個不大的關哨,平時只住著百來人。由於這裡山高溝窄,幾乎一人當關,萬夫莫開。梁尉公子進入垣城後,就讓當地駐軍每天往橫嶺關方向派出哨探,打探訊息。從商客口中得知,有大軍正往這邊來,梁尉公子立即往橫嶺關增派了五百人作為接應。這支部隊下午到達,吃過晚餐後,就得到關前出現大隊人馬的訊息。營司一面向垣城急報,一面派人前往巡哨,一面讓眾軍做好戒備。

哨探帶來了尉僚,而營中有尉府的家臣。知道是要接應的部隊來了,營司下令連夜開啟關口,讓魏軍進入。每個營進來後,立即有人接洽,領著往山下走。

雖然在山上就可以看到遠處的垣城,但下山的路依然漫長,尤其是摸黑走夜路;但如果不下山,這裡幾乎無法屯兵。一直到半夜,才將全部魏軍的人和牲口全部移動到垣城外的營地,各營陸續升火休息。

梁尉公子從一早起來,就一直在為接應魏軍進行著各項準備。現在終於把魏軍接到了,他先見到了尉僚,然後進入中營與司莽等見面,又拜見了信陵君的一眾門客。梁尉公子轉達了信陵君的指示:全軍要以最快速度透過軹道,渡過黃河歸國。

司莽一行在外三個月,或宿營或露營,風餐露宿,歷盡艱辛,到現在終於見到光明,故國就在眼前,不禁唏噓。不過樑尉公子告訴他,前面還要過黃河,估計要花不少時間;而且馬上就要春耕了,要儘快讓眾人回家,準備按時開耕。否則,萬頃良田的損失,誰也承受不起。

第二天,梁尉公子督促司莽率軍前行,自己留下來,派出使臣前往絳和安邑,向他們通報,魏軍已從小道歸於軹道,原借道之議取消,此前派遣的使臣告謝而歸。絳令還好,扶額稱慶,讓魏使回來了。安邑的秦使卻表現出意外的憤慨,定要回垣城向梁尉公子討個說法。魏使無奈,只得把他們又給帶回來。

一路進入橫嶺關,到達垣城,秦使詢問魏軍下落。梁尉公子已經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去了,沒有時間和耐心和他多加解釋,只說魏軍已經別道歸國;秦國之惠,魏當銘記,俟報之於來日!云云。

秦使胡攪蠻纏,幾個人要隨梁尉公子回大梁問魏王,其餘人則要回安邑,請梁尉公子派兵護送,因為沿途野獸出沒,人少了不安心。梁尉公子同意帶著幾名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