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0)(1 / 6)

楊雨有些不太相信,又點開了電影愛好者們最愛聚集的影評APP。

裡面顯示《畫家》的分數達到了8.2,短評基本都是好評。《分開的八年》是6.7,短評裡兩極分化得厲害,不是五星就是一二星,打高分的都是演員粉絲,低分的評論看起來是書粉和普通觀眾,書粉罵得尤其厲害,全都在說導演編劇演員毀經典。

楊雨又轉到自己很喜歡的一個影評大V微博裡。那位大V是在海關工作的,喜歡寫一些影評,從不恰飯。雖然本人一直宣稱是純主觀性評價,但也慢慢地成了不少電影愛好者篩選影片的一大參考。

那位大v的最新一條微博是不久前發的

@愛妞妞的爸爸V:剛和我妻子看完《分開的八年》,她正在和群裡小姐妹們討論,我也來這裡寫一寫吧。先給主觀分數:三星,其中有一星是我妻子強烈要求的情懷加成。

首先要說,導演以前的喜劇片挺好,但他似乎不擅長導情感片,強行煽情的痕跡非常重,卻只讓我感到尷尬而不是感動。而且敘事零碎又混亂,這部分我不知道是導演的鍋還是編劇的鍋,總之期間不少片段看得我糊里糊塗,還是看過原著的妻子在一邊給我講解,我才勉強弄明白。

再說演員。我真的對流量明星沒偏見,但是這次很不巧,這片正好跟在《畫家》後頭。我前一天剛欣賞過頂級的演技,所以對比起來就更見慘烈。

怎麼說呢,就是整體的表演都比較刻板和誇張吧,高興就大笑,悲傷就大哭,生氣就大吼,整個表演模式都像我女兒愛看的青春偶像劇,但這和成年人看的情感片還是有一大段差距。在我的認知中,情感片的感情表達是細膩而含蓄的,所以偶爾的爆發才更能打動人。畢竟,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誰都不可能時時刻刻宣洩情緒。

最後說說劇本。整個劇本編排得有些莫名其妙。其實要是把校園裡的戲集中在一起,就還能有一段可以看的表演。但現在打散了變成回憶來穿插,就只體現出了一個效果:演員們演的角色在八年前和八年後沒有絲毫成長。

至於和原著的差距,鑑於我沒有看過小說,就不多說了。

一段長博文看下來,楊雨也不得不嘆口氣青春啊,就這樣一去不復返。

最終,她點開買票APP,看了看三十幾塊的《畫家》,又看了看六十幾塊的《分開的八年》,還是點進了《畫家》的購票介面。

她想:既然這麼多人說不值,那《八年》還是等網播了再看吧。

而在全國各地,也有著無數個和楊雨一樣的觀眾,在多方對比後,購買了《畫家》的票,卻放棄了觀看《分開的八年》的打算。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