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 / 3)

徐策這兩天有些心神不寧,他覺得謀殺張相平這一次稍微有些倉促了。

如果再讓他選擇一次,他有可能會放棄這次機會。

首先,這一次時間是在十點半,這個時間點,路上雖然人不多,但不像李愛國那次十一點,路上十幾分鍾都看不到人和車的蹤影。如果他再多點耐心,多花幾個星期時間,一定能守到張相平十一點後回家的機會。那時再動手,風險會小很多。

其次,當天晚上還是出了意外。

在告訴張相平輪胎破了,誘他下車時,剛好一輛車開來,這輛車打亂了徐策的心緒。儘管徐策作案前,已經心裡勾畫過如果犯罪途中剛好有人經過該如何應對。但他畢竟只是個正常人,心理素質還沒上升到不怕死活的變態殺人狂的高度,考慮再周密,到事情真正發生時,未必就能如想象中應付的那般自如。

這個意外插曲也使他在後面的行動裡,總是心神不安。況且路過的那位車主還認識張相平,停下車問了情況。徐策雖然從頭到尾一直蹲在車輪旁邊,裝成在檢查輪胎,但畢竟背影被那個人看到了,不知道那個人對自己背影的印象有多深。

此外,他被這輛車打擾後,殺害張相平時有一點心慌,電他時手抖了一下,張相平當時甚至發出了一聲叫喊,直到趕緊補電第二下才讓他昏死。此後匆忙插了一刀,收拾現場只進行了一半,隔遠就望見有輛車拐進鳳棲路,他直接轉頭跑到了農田裡,一次都沒回頭,一直朝前走。

那輛車最後到底怎麼樣了,他一無所知。現場到底有沒有留下什麼,他感覺記憶很模糊,實在沒有太大把握。

這幾天他拼命回憶當晚行動中的所有細節,想要知道到底是否留下了致命的紕漏,但隔了越久,這份記憶就越不清楚,記憶中,夾帶著想象的成分。這就如同考試時,遇到一個不會的選擇題,你隨便填了個選項。考完看過正確答案,你試圖回憶我到底選的是A還是B,會越來越記不清。

而最讓他心懷不安的一點,他擔心張相平沒死。

前一次,李愛國被殺後,第二天整個縣城都傳得沸沸揚揚。而這次張相平死了,到現在為止居然沒聽到周邊有人提及。只聽過一次有人說派出所有個警察半夜在鳳棲路上遇襲,但遇襲結果是死是活,並不知道。

旁人傳的派出所警察,肯定是指張相平,因為一般普通老百姓並不知道縣公安局裡的領導姓名,把公安局的一律稱呼為派出所。

徐策一度懷疑,張相平沒有死。

他知道醫學上的一個知識,有一定百分比的人是映象人,即內臟位置與正常人是相反的。萬一張相平的心臟位置異於常人,豈不是死不了?

他想進鳳棲小區探個究竟,看看張相平家裡是否聚集著準備喪事的親戚朋友。但此時此刻,這種行動無疑要冒很大風險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