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解圍出城(1 / 3)

達成和議後,胡陽在卷城的軍隊首先撤了出來。魏王命周圍城邑送來大量糧草輜重,送秦軍離開。

隨後,駐華陽的部隊分別在韓、魏使臣引導下,全面接管兩國在漢水流域的城邑。

殺神白起坐鎮滎陽,周邊的韓邑管吃管喝;直到魏冉遣使通報,上庸、南陽的接收工作全部完成,才從殽函道退兵——這時,已經是正月過半了。

秦軍完全退走後,韓、魏的生活才恢復正常。韓國急匆匆派出使臣向各國通報:韓王薨,新王即位。——儘管幾個月來,訊息早已傳出,各國皆知。

被轉移進長城的管民終於可以回家了。幾乎整個冬天,他們都生活在長城裡,與長城內的原居民住在一起,經管生活艱難,但情緒竟然還算愉快。信陵君似乎也對這裡很上心。十月授時之時,他竟然派了仲嶽先生替回曹包回大梁,自己代理了十好幾天。仲嶽先生在去年作戰時,也曾在管城居住,對管民,特別是城主和長老都認識。這十幾天又和許多人相識、親近,連帶著還認識了許多圃田的農戶,瞭解到很多情況。

有了信陵君的背書,圃田守和長城尉也都加意關照,曹包在城內也十分小心,倒也沒出亂子。只是出城以後,圃田守告訴曹包,他們運入圃田的糧食已經消耗完畢,還倒欠圃田若干!曹包也不敢多言,只得喏喏連聲。

鄭安平等在城外,過得比城內悽慘多了,他沒敢在城外留太多糧食,結果一個月不到,糧食就見了底,剩下兩三個月是靠每天吃一餐半量的粥熬過來的。幸虧秋冬草長,野味又繁殖起來,偶爾可以打打野味充飢。管民出城後,曹包告訴他們,城裡的糧食也已經吃光。在目前青黃不接的當口,幾百口子吃什麼成了大問題。

周邊剛剛經歷了兵災,不要想還有餘糧,他們也都十分困難,包括鄭和大梁,糧價已經直衝雲霄。管邑緊靠圃田,有的是稻米,但這些稻米都是魏王的私產,外人無權動用。

由於戰爭,鄭安平等也無法加大梁向信陵君進行年度工作彙報,並領取年薪,這要等把管民安頓好,找個空閒時間回去補辦。

這場戰爭中,管邑的居民損失其實不大,管邑雖然被秦軍短暫佔領,但所有建築都無毀損;財產都轉移進城了,秦軍也沒有在城中進行破壞,財物的損失不大;有冬衣的都穿上了冬衣,沒有的也能拾柴打草點個火取暖。大軍過後牛馬糞堆積了很多,也無人打掃,管民們拾了當燃料。雖然大面上的屍體已經被韓國的邑民們掩埋了,但溝溝坎坎、河邊草叢也還能找到不少遺留的屍體,有些甚至沒有被斬去首級,大約當時他們只是負了重傷,逃到隱秘處,卻因為傷重,再也沒有走出來。管民們剝了他們的衣物,將他們掩埋,也算發了一筆“戰爭財”。——只要能找到糧食,這青黃不接的三個月就算混過去了。

牛和馬都找回來了,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