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危局(1 / 3)

經過徹夜施工,天亮時,洺水東南終於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防禦體系。二十個營地一萬人,控制了一片方圓百餘里的區域。

雖然一夜未眠,極其疲勞,但鄭安平還是認真地巡查了全部陣地,並過河巡視了包圍午汲的部隊。包圍午汲的營地,散佈在午汲的西面和南面,午汲的北面是那條不知名的洺水支流,對午汲形成天然保護,而東邊十里之外就是武安城,把部隊放在這裡,純粹是找死!午汲以西和以南,有大大小小的邑里,雖然沒有城池掩護,但也比野外要好得多。鄭安平讓秦軍以這些邑里為中心,構築一些簡單的防禦設定,作戰時注意邑里間相互支援,應該可以支撐很長一段時間。

把河西的秦軍調整好後,山谷那邊已經鼓聲大作,塵土飛揚,顯然有大批趙軍前來。鄭安平一處處巡查,叮囑主將要沉著應戰,不要慌張。這些軍官都是白起的親營出身,身經百戰,都是優秀的戰士,其實根本不需要鄭安平叮囑。

鄭安平這邊嚴陣以待,但趙軍那邊卻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軍官們先是與李崇見禮,然後在李崇的引導下進入武安城中。士兵們則被安排到指定的區域安營。鄭安平看見有機會,暗地從河東派出一營,突襲趙軍營地,給趙軍造成了極大的混亂,而自己損失極小,安然返回。但這種戰術上的勝利,終究不能扭轉得敵眾我寡的大勢,趙軍雖然多費了些事,還是在三天後,穩穩當當地在武安城周圍安下營來!透過營地和旗號判斷,這裡的趙軍至少有五萬人,加上武安城內原有的一萬多人,趙軍能有六七萬人。

鄭安平一面安排秦軍不斷向剛剛到達的趙軍進行騷擾,自己則沿著洺水河谷,來到滏水源頭,著名的滏口就在這個地方。

滏口南北兩面有山,中間有滏水曲折流淌。只在南北兩側山腳,有較為平坦的狹窄道路,秦軍便在這條道路上安營,構築營壘。

這條道路長約三里,另一頭則是魏軍的營地。從山頂望去,魏軍營地星羅棋佈,綿延十餘里。雖然魏軍一時半會兒打不進來,但秦軍要想從這裡衝出去,也幾乎是妄想。

瞭解了滏口的情形,鄭安平知道,自己已經身陷絕境。武安谷口、滏口兩條道路,皆被優勢的敵軍佔領,而且這兩條道路本身都十分狹窄,連集中兵力突破一點都不可能:沒有足夠的地域來集中兵力!

他於是把兩名五大夫叫到一起,和他們商量,此時重回上黨是否可能。兩名五大夫均不同意,除了這與秦王的教令不符外,部隊剛剛從皮牢進入武安,又要出去,士氣必然低迷,士兵對上級的信心也將徹底崩塌;更何況,皮牢那條小道,兩萬人沒有個三五天根本過不去;如果還要帶上輜重,差不多要走十天半個月!這段時間敵情將有何種變化,目前根本無法揣測,也許那時,從漳水而上的魏軍已經佔領了陣地,切斷了回撤的道路。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