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百里石城(1 / 4)

不幾天,邯鄲城內又傳開了,趙括的母親闖進王宮,聲言趙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這哪裡是出征,分明是拿打仗當兒戲!

為了籌措支援長平的糧草,上卿藺相如心血耗盡,已經病臥在床,無力政事。聽說趙王要任命趙括為將,急忙上書阻攔:“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趙王對這些反對意見一概置之不理,但答應了趙括母親的要求:如果趙括兵敗,不連坐家族。

趙括的舉動就像一個紈絝子弟,他讓家臣在父親封地馬服山周圍瘋狂購置田產,並把全家都遷往馬服山中。這種轟轟烈烈的舉動其實是在掩蓋趙括真實的動向:他每天住在宮中,與趙王議論長平之事。參與此事的,只有平原君和平陽君。在外面張羅的,其實只是他的冢宰。

隨著廉頗戰事不利的戰報一一傳來,趙括對戰事有了更清晰的認知。秦軍的戰鬥力不容小覷,而趙軍的戰意正在一點點消退。這在朝中也有反映:現在已經很少聽見慷慨激昂地抗秦表態了;冷靜、理智的人越來越多。

趙王仍然十分擔心,他憂心忡忡地對趙括道:“卿但以此百萬糧,相持至十月,寡人親引大軍與秦決之。”

趙括很冷靜,道:“臣往長平,替回廉卿,願王親之任之,必使邯鄲固若金湯!”

趙王道:“準!”

趙括道:“以百萬石糧,食之三月,月只三十萬石,日不過萬石,此十萬人食也。四十萬人,曾不得半食。固當為之以非常之策!”

趙王道:“準!”

趙括道:”事急矣,臣當以倒行而逆施之!“

趙王道:“準!”

趙括道:“吾觀廉卿,必不肯弄險。臣願即往引兵。”

趙王道:”姑俟卿家安而後啟也。“

母親似乎對趙括十分生氣,她強令遣散了所有的僮僕、家臣和門客;連願意跟趙括走的,她也堅決不留,只讓趙括帶走。自己帶著全家——媳婦、孫子,移居到趙奢的封地馬服山。

馬服山位於邯鄲西北,是邯鄲的“靠山”,有多位趙王安葬於此。趙奢去世後也葬於此,只不過是一個比較靠下的位置。趙括結廬的地點在距離趙奢墓最近的山下。

趙奢被封為馬服君後,在封地建了一座不大的住宅,由於他平時主要管理稅收,兼管武安一線的防禦,住處不定,這處住宅平時並無人居住,只偶爾過來休閒讀書。趙括在封地周圍又買了些地,佃與人耕種。趙括母親把家眷搬到這裡,跟過來的只有冢宰。

在母親搬遷到馬服山第二天,七月初五,趙括帶著近千名年輕的兄弟們出發了。這些人都是趙氏宗族子弟,平時有些勇名,在王城中擔任一些中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