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擊鼓用兵(1 / 3)

這種戰鬥沒有任何技巧可言,只有以命換命,以傷換傷。死了的,由活的補上,傷了的,繼續堅持,直到戰死!從傷到死,通常不過幾個呼吸。你剛剛把戟刺進一個人的身體,你的身體就會遭到另一個人的刺擊,無從逃避,無從躲閃;如果挨這一擊而沒死,只要你還站著,馬上就會有更多的打擊落到你的身上,直到你倒下為止!趙括要的就是這種以命換命。只要能夠這樣交換下去,秦軍終將支援不住,趙軍的兵力優勢終將發揮。

秦人與趙人從根本上說來自同一族群嬴姓。商紂王時,他的一名臣子叫蜚廉,蜚廉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惡來,一個叫季勝(從這個名字上看,蜚廉應該還有其他的兒子)。蜚廉本人善於長跑,而他的兒子力大無窮。紂王被滅後,惡來也死了,大約是戰死沙場吧!他的父親蜚廉當時正好被派往北方辦事(史稱“為石”,大約是採辦玉石吧),倖免於難。辦完事回來卻發現紂王也死了,兒子惡來也死了。蜚廉是紂王的死忠,在霍太山給紂王設壇祭祀(約相當於後世立“衣冠冢”),自己守園,死於霍太山。

季勝的一支比較早投靠了周成王(第二代周王),被封於皋狼。周穆王(第五代周王)時,還因為護駕討叛逆有功,被封在趙。霍太山、皋狼和趙都在故晉地。

惡來一支則被移居到周境內的犬丘,大約是被作為周人的俘虜奴隸吧,誰讓惡來與周軍作戰呢!一直到周孝王(第八代周王)時,周王在西戎和翟人的侵擾下,被迫遷都到槐裡,距犬丘不遠,這一支中的非子才因為善於牧馬而被周王賞識。周王想讓非子為族長繼承人(當時的族長是非子的父親大駱),但遭到地方勢力申侯的反對。申侯的女兒嫁給了大駱,生的兒子是子成。申侯力主讓子成為族長!周王不敢得罪申侯,只能退而求其次,將非子獨立建族,封到秦。

秦在犬丘以西五百餘里,山高水惡,是戎翟聚集的地方。按理說生存環境比子成惡劣得多。但天有不測風雲,數十年後,周厲王(第十代周王)時代,居於犬丘天子身邊的子成一支反被戎人滅了族,而身處戎翟之中的秦反而成長起來。周宣王即位後,任命時任族長秦仲為大夫,率族人討伐戎人。秦仲奮戰五年,戰死沙場。秦仲的五個兒子逃回周,周王借給他們七千周師,五人殺回秦地,驅逐了戎人,保障了周國的安全。秦仲的長子被任命為西垂大夫,除了重新擁有秦以外,其祖上所封的犬丘也一併封給他。西垂大夫治理秦長達四十四年,政治和經濟中心移回犬丘,實力有了極大增長,奠定了秦國發展的基礎。他被秦後人尊為莊公。

從歷史上來看,秦與趙都是在與外族的爭戰中成長起來的民族(皋狼也是戎人的一支),好戰的性格溶入血液深處,越是面對強敵,越能激起不屈的鬥志!

戰至太陽落山,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這時兩處的戰鬥已經呈現頹勢。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