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字數,勿進。(1 / 5)

湊字數,勿進。

打坐方法母音老人講述

上座時用金剛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動持咒,不出聲。因為出聲唸咒傷氣,默唸傷血。我們修法首先要注意身體,不能把身體弄壞,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體保護好。但是坐到種子翻騰、心裡煩亂、坐也坐不住的時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亂夢當前時,就要出聲唸咒,把那些混亂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沒有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還是用金剛持的方法持咒――

打坐方法

母音老人講述

1993年8月

心地法門

功夫程度

修行的六個要點

心地法門

上座時用金剛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動持咒,不出聲。因為出聲唸咒傷氣,默唸傷血。我們修法首先要注意身體,不能把身體弄壞,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體保護好。但是坐到種子翻騰、心裡煩亂、坐也坐不住的時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亂夢當前時,就要出聲唸咒,把那些混亂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沒有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還是用金剛持的方法持咒。

持咒的快慢是每分鐘10至12次。唸的時侯,要心念耳聞,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從心裡過,不是有口無心地去唸,要用耳朵聆聽這從心裡發出來的咒音,聽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將妄念攝住不動而漸漸入定。

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樣亂動慣了,你要它安靜不動不起妄念很難,但不把它攝住不動就不能入定、開智慧成道。因此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唸佛須‘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念佛時要至誠懇切地以‘阿彌陀佛’這句聖號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它不要動,才能安然入定。這六根當中,以意、耳二根為難攝。眼睛閉上不看東西就能攝住眼根;嘴持咒就能攝住舌根(舌頭);鼻子不聞異味就能攝住鼻根;身體不接觸外境就能攝住身根。但是人的耳朵最靈敏,很遠很遠的聲音都能聽見,隔著一座大山的聲音也聽得見,外面噪音會吵得你心煩。至於意根,更難攝住,不要它動,意念會不由自主地從心裡跳出來。為什麼呢?這是多生歷劫的習氣,它動慣了,不動不行。這在佛經中叫做‘作意’。也是法相宗所說的五個遍行心所,意、觸、受、想、思的第一個心所,它存在於八識當中,時時刻刻在蠢動,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所以叫‘流注生滅’,微細得很,只是我們平時看不見。

有人說:‘我們不修法不打坐沒有念頭,一修法打坐倒有念頭了。是不是修法修壞了,有念頭了?’

不是。這是因為平時心亂,看不見念頭在亂動,等到你心裡稍微靜下來後,就看見念頭在動了。這怎麼辦呢?怎麼將妄念息下來呢?唯一的辦法就是用耳根來攝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從心裡過,耳朵聽得清清楚楚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