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文昌茂鋒芒初露 千里馬終遇伯樂(下篇)(1 / 7)

小說:海南省地圖 作者:今朝讖語

泰軒大伯用手杖指了指這塊大石頭問道。

昌茂一見,此石一人高兩人寬,上窄下寬,中間凸起兩邊下耷,像一座小山。走到近前,只見頑石上刻有一些文字,昌茂仔細辨認,上面刻有“敕持節宣勞靺鞨使、鴻臚卿崔?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

看到此,昌茂不覺大驚。

“這不是鴻瀘石碑嗎?它不是應該在黃金山上的嗎?怎麼會在大伯這裡呢?”

昌茂一邊說,一邊用餘光看著泰軒大伯,心中有諸多的不解。

說起這鴻瀘石,早在唐開元二年,唐玄宗李隆基派鴻臚卿崔?接受渤海國稱臣,這渤海國就是今天的東三省。為紀念這次冊封,崔?就在旅順口黃金山下的一塊駝石上刻下這二十九個字,並在此山南麓和西北各鑿兩眼水井,史稱“鴻瀘井石刻”。

此石刻見證了唐朝冊封管轄東北的過程,證明渤海國的建立者是靺鞨族,而不是高句麗族。目睹了日本遣唐使西去東歸學習盛唐的往事,記載了中國統一的歷史程序,對中國東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也是東北三省唯一一塊唐代遺留下來的石刻。

“正是,這就是“鴻臚井石刻”,但這只是一塊仿品。”

泰軒大伯欲言又止,不住地搖頭。

“哎,對你們說說也無妨,這塊石刻始於唐朝初年,見證東北自唐朝起就是我中華的一部分,可就在今年四月末,日軍橋本正明竟把整塊石刻撬起,連上面的碑廳一起搬運到日本去了。我在年輕的時候喜歡碑帖,就曾到黃金山上拓過這個碑帖,這說起來也有三十多年啦,前幾個月聽說此事,甚是憤怒,但又能怎麼樣呢?就畫下記憶中石碑的模樣,讓人採石雕刻,在上面刻下原先拓片的文字,以為紀念,我擔心後人忘記此事,就立於園中,以此紀念,希望有朝一日,鴻瀘井石刻可以再次回到黃金山。”

“怎麼會是這樣,日本人可真是壞事做盡呀!”

文昌茂聽到此牙根都癢癢了,幾道川字紋併成了一道。

“如此厚顏無恥的行徑,也只有這群倭人做得出來。”

在一旁的文王氏和世良卻聽得一頭霧水,他們很難理解,這塊破石頭怎麼就那麼多故事,還能讓泰軒大伯和昌茂如此氣憤。

“哎,不說了,不說了,亡國奴有何忠勇可言,我也只是一時激憤,發發牢騷罷了。”

泰軒大伯無奈的搖搖頭。

“這清廷無能,讓我山河受辱,這矗立千年的石刻說沒就沒了,真是讓人痛心。”

“哎,其實日本人搶走的物件又何止這一塊石碑,聽說他們成立了一個什麼關東風俗研究所,把東北甚至關內搜刮來的文物都放到那裡,整整裝滿一棟樓,還有些大的物件都拉到日本去了。我們海邊幾處廟宇道觀中的金銅佛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