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將御秦兵(1 / 4)

聽了魏齊悲觀的分析,眾人心裡都有些沉重。以前只是鬥兵鬥不過秦人——那就已經很窩囊了——現在,在經濟上、商業上也鬥不過秦人,這還叫人怎麼活?

信陵君也只能無奈道:“糧非魏一家之糧,諸侯願以奉秦,吾魏不能勸也。但魏糧不入於秦,可乎?”

魏齊道:“魏以稻立國,宮室所用,官吏所出,兵家所缺,一仰圃田。其餘絹布竹木鱗甲陶金之器,非為不產,惟自用耳,民皆以勤儉自勵。內無山川之饒,惟通商天下以求富。是以未可斷天下之賈也。”

信陵君問道:“夫安邑,魏故國,為富也若此,奈何割之於秦?臣年少,願卿教之。”

魏齊道:“夫安邑有鹽之饒,銅鐵之冶,文侯因之而成霸業。然其境地貧而糧少,或仰之鄭衛,或糴於關中。鹽鐵之饒雖可富國,而民惟食而生。故惠王時,有白圭者,修水利於河濟間,乃圃田也。遂都焉。民遂得食而少財貨,以商通於天下。安邑雖有鹽鐵之饒,以魏人運之,有跋涉之苦,民多怨之;以商人運之,則各得其利;而秦屢侵擾,民不得安。故獻安邑於秦,以貿易富鹽鐵之用。十餘歲,安邑之鹽鐵源源而至大梁,較之從前,所費少而所利多。故失安邑,諸臣雖有嘖嘖,而未之拒也。今者乃為張祿所據,翻成魏害,此誠未能及也!”

信陵君道:“雖然,寧有以故都獻於人乎?”

魏齊道:“彼時也,秦屢出河西,魏以吳子設城以御之,歲歲戰。魏都安邑,時當其鋒。惠王之至於梁也,累與趙、韓、齊戰,雖百戰百勝,而精銳盡失,民疲國乏。而秦一舉而克河西、上郡,河西盡歸之。乃渡河攻魏及吳,河北盡歸之。以之攻垣,斷吾軹道,王懼,以蒲坂、皮氏以易垣,河東遂有秦也。後秦攻軹,先王遂割安邑,以易軹也。”

信陵君恨道:“垣與軹乃以河東易之,今乃復失之,豈非無功?”

魏齊道:“周王東播,諸侯相爭,奪邑並國不勝其數。周千封國,今不過十,猶相征伐。中山其亡也,宋其亡也,燕几亡也,齊幾亡也,楚亡其半,失其故國;衛、魯,千乘之國也,皆臣事大國。即魏與韓,亦命在一線矣!戰而不勝,如之奈何?”

信陵君道:“值逢亂世,皆難自保。雖大國猶是,而況士民焉!安得禮樂天下,垂手而治哉!”

其他二人皆道:“是必聖人治世也。”

郭先生道:“昔武侯問吳子曰:願聞陣必定,守必固,戰必勝之道。吳子對曰:能使賢者居上,不肖者處下,則陣已定矣;民安其田宅,親其有司,則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鄰國,則戰已勝矣。今戰而不勝,願徵諸廟堂。”

郭先生的話,打破了和諧的氣氛。但郭先生是信陵君的門客,大家也不好說什麼,須賈大夫出來打圓場道:“魏地少而民眾,民或不安田宅……”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