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南陽出擊(1 / 3)

南陽郡和南郡各徵了三萬人,加上關中的二萬人,共有兵員八萬,加上軍官和親營,總計有十來萬。南陽尉葉掾是首次指揮超過一萬人的軍隊,這讓他感到十分緊張。手下三名五大夫都是公大夫臨時代理的,也都沒有指揮萬人軍團的經驗。軍中的大夫,有些甚至是由公士充任。南陽長期沒有作戰任務,爵士嚴重不足。南郡的情況甚至還要更差一些。

由於關中的傳統,軍隊要在過完新年後才開始集結。南陽郡和南郡雖然已經設郡多年,也過秦國的新年,但卻對此沒有特別的感覺,秋收結束後,刑徒們就開始集結了。南陽刑徒的集結地就在郡守所治宛,而南郡刑徒的集結地則在鄢而不是郢。

設郡十多年來,南陽和南郡都依秦律建立了軍工體系武庫,除了生產關中制式的木杆兵器外,也生產楚地的竹杆兵器,那種竹木聯合使用的所謂“積竹柲”也在生產;盾牌、弓箭那就更不可少了,還有指揮官佩戴的長劍。這次集結,無論是南郡人還是南陽人都足額配齊了各式兵器。身高力壯的按關中的規格配置,形體瘦小的,則按楚軍來配置。所以故楚地的軍隊,奇兵的比例非常高。

南郡和南陽的刑徒集結完畢,訓練了約半個月,關中的刑徒也到達了。關中刑徒的集結速度比楚地的要快得多。他們的第一集結地在商城,在那時編組成軍後,直下著名的商於之地六百地,於十月下旬到達宛城。

隨著關中軍而來的,還有著名的炒粟。它們被安排順丹水而下,進入漢水。南郡計程車兵北上經過丹水口時,就在那時獲利補給;一部分則陸運至宛,交給南陽部隊。炒粟要從關中運來,是因為南陽和南郡種的粟少,他們一般吃稻米。

十萬大軍集結在兩處:丹水口和宛城,將軍摎的大帳設在宛城。短暫休整幾天,議定了行軍路線後,摎即率領關中軍率先出葉,南郡部隊跟在關中軍後面,取道葉、襄城,出汝水;而南陽軍則在葉掾的率領下,取道魯陽關出汝水。兩軍在汝水會師後,即北上洛陽。

但尉摎在到達葉後,立即發現汝水下游和潕水交匯處,有大批軍隊正在集結。秦國的判斷是,諸侯之軍將集結於洛陽,集中攻向函谷關。秦國派尉摎從南面威脅洛陽,減輕函谷關的壓力。但現在看來,秦國的這一動向似乎被諸侯國察覺,他們事先在方城外集結軍隊,準備攻打南陽,牽制南陽守軍。

尉摎不敢再向南進軍。從南陽和南郡調出六萬刑徒後,兩郡已經空虛,無力防禦對南陽的進攻!他將部隊控制在葉,一面飛報咸陽,一面派人通知葉掾停止前進,前來商議。

葉掾長期在南陽任職,甚至擔任過葉尉,對周邊的政事民情都比較熟悉。他微服近距離觀察了正在集結的部隊,認為他們是楚軍和韓軍的聯軍。葉掾建議,尉摎的部隊按原計劃佔領襄城,只動員葉的邑民準備防禦,以觀察聯軍的動向。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