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1 他或者她(1 / 5)

法國投降的時候,很多人哀嘆法國將一蹶不振,失去作為一個大國在國際事務上發揮作用的地位。

現在看來,投降卻可能是法國的最優解,貝當並不是笨蛋,他一直都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和上一次世界大戰不同,法國在二戰中已經失去和德國對抗的能力。

以法國的實力,甚至撐不到英國完成全國總動員,更等不到萬里之外的南部非洲援軍。

所以投降對於法國來說就是最優解。

至於國際地位——

抱歉,美國和南部非洲接連崛起的情況下,又有德國這種後起之秀,就連一直被廣為詬病的俄羅斯人,都在和德國的戰爭中表現出來強大的韌性,法國就算抵抗到底,打光最後一顆子彈,拼到最後一個人,難道戰後就能保住自己的國際地位?

別說法國,連英國都做不到。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按古龍的話說,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放大到國家也是一樣。

投降——

法國人不認為他們是投降,只是停止抵抗,雖然兩者本質上沒什麼區別,至少“停止抵抗”能給法國人一些心理安慰。

停止抵抗之後,維希法國退出戰爭,成為受德國控制的中立國。

中立國這個身份給法國帶來很多好處,至少法國的商船航行在全世界任何海域都不會遭到襲擊。

畢竟法國曾經是盟軍的一部分,英國人可以突襲法國海軍,對法國民用船隻還保有底線。

南部非洲海軍更不會將攻擊的目標對準民用船隻,別說法國的民用船隻,就算是德國人的民用船隻,南部非洲海軍也很少攻擊,所以南部非洲的商船也很少遭到德國潛艇的襲擊。

軸心國更不用說了,停止抵抗之後的法國,成為軸心國和盟國之間交流的唯一渠道,這個渠道或許用不上,但是必須得有。

於是很神奇的事發生了。

就在軸心國和盟國之間的戰爭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程度的時候,法國居然在兩大集團之間找到了奇妙的平衡點,左右逢源, 如魚得水。

甚至因為法國的中立, 最近幾個月內, 法國居然移民熱點地區,那些沒有能力逃離歐洲的歐洲人,紛紛將法國作為逃離戰爭的最佳選擇。

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遠東也一樣。

偷襲珍珠港之後, 美國和南部非洲海軍聯手作戰,日本成為世界孤島, 海上交通線受到南部非洲海軍和美國海軍的嚴重威脅。

日本和盟國這些老牌工業強國相比底子差多了, 德國擊沉一艘英國商船, 南部非洲能幫英國造十艘。

日本的商船是損失一艘就少一艘,在中斷和美國的貿易之後, 日本已經失去獲取工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