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0 根本沒有機會出動的預備隊(1 / 5)

日本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英國的命,得了英國的病。

連英國在進入新世紀之後都開始執行戰略收縮,日本卻在瘋狂擴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日本畢竟沒有英國的勢力,傾國之力打造一支聯合艦隊已經非常艱難,同時還儲存著相當規模的陸軍部隊,用窮兵黷武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二戰爆發前, 日本17個常備甲種師團,總兵力近五十萬人,比南部非洲的常備陸軍規模都大。

只是人數多而已,受限於日本有限的工業實力,裝備水平自然就上不去。

現在日本的情況愈發困難。

中斷了和美國的貿易之後,日本獲得資源全靠對外掠奪。

以戰養戰是對的,實際中卻做不到,畢竟整個東亞的資源都有限, 至少跟盟軍控制的地區完全不能比, 就算日軍把佔領區的鐵鍋和菜刀全部搶走,也造不了幾艘戰列艦。

現在日本政府左右為難。

繼續發展海軍的話,聯合艦隊也無法奪回戰場主動權,純屬浪費資源。

把更多資源傾斜給陸軍的話,技術積累又不足,俄羅斯人從38年開始研究t34,去年才開始裝備部隊,日本就算現在開始著手研究能和“豹”式對抗的坦克,先不說能不能研發成功,有沒有實力大量生產,就算一切條件都具備,要列裝部隊也得等兩年以後。

兩年以後,日本本土的所有大中小型城市, 都不知道已經被盟軍的轟炸機掃幾遍了,就算有技術有資源, 沒有工廠和熟練工人也是惘然。

坦克不是飛機, 厚重的鑄造件對於工廠的要求很高, 小作坊diy模式行不通。

東亞戰場持續向北推進的時候,北非盟軍也開始向德意聯軍發動進攻。

阿拉曼戰役結束後,隆美爾率領的北非軍團僅剩7.8萬人,其中德軍部隊大約3萬人,坦克只剩下130輛。

蒙哥馬利乘勝追擊,率部接連收復圖卜魯格和班加西。

隆美爾且戰且退,一直退到的黎波里附近才穩住防線。

然後隆美爾和阿尼姆之間就發生了矛盾。

阿拉曼戰役失敗後,小鬍子對隆美爾已經失去耐心,任命阿尼姆為第5裝甲集團軍總司令,取代隆美爾的地位。

隆美爾在抵達突尼西亞之後,阿尼姆按照小鬍子的命令,要求隆美爾回國養病。

隆美爾根本就沒病,所謂“養病”只是儲存顏面的說法,阿拉曼失敗嚴格說起來不是隆美爾的錯,而是小鬍子給隆美爾的支援不夠。

伏爾加格勒戰役失敗後,小鬍子終於意識到短時間內不可能征服俄羅斯,北非戰場的重要性再次凸顯,如果軸心國在北非失利, 那麼盟軍就可以從容在地中海沿岸任意一點發起登陸。

這是軸心國無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