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 商業的問題用商業的方式解決(1 / 5)

印度人真是沒救了,連菲律賓人都不如。

菲律賓戰役後期,美菲聯軍在巴丹半島被包圍,絕境中爆發出強大戰鬥力,給日軍造成巨大傷亡,所以日軍才承諾給予美菲聯軍應有待遇,接受美菲聯軍投降。

換成英國人多半日本人不會講條件,要麼就是無條件投降,要麼就被殲滅,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印度人別的不行,找藉口的能力很強,把前一階段作戰失利的原因歸咎於裝備落後上。

這其實不是理由,跟南部非洲軍隊相比,英印部隊的裝備確實落後。

跟日軍相比,英印部隊的裝備並不落後,相反還擁有後勤充足,以逸待勞,熟悉地理地形等客觀優勢,天時地利人和都在英印部隊這邊,戰場上卻打成那樣子,還有臉去找藉口也是奇葩。

更奇葩的是,這個理由居然被倫敦接受了,於是英印部隊就有了更先進,基本跟南部非洲聯盟部隊檔次相同的裝備。。

這意味著現在的英印部隊,除了重灌備之外,在輕兵器上最起碼也跟東印度部隊持平。

溫斯頓應該是捏著鼻子認了,他也是沒辦法,英國一直把印度強留在英聯邦,就是為了印度的人力資源。

結果兩次世界大戰都一樣,印度人看似全力以赴,實際上出工不出力,連打下手的資格都不夠。

這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政府應該會嘗試給印度人更大的自主權,因為印度對於英國來說,價值在不斷降低。

這根甘地號召的非暴力不合作有很大關係。

不過恐怕甘地也沒有想到,非暴力不合作本來是反抗英國殖民的方式,沒想到最後玩砸了,印度人養成出工不出力的習慣,哪怕獨立建國後也一樣。

也對,既然躺平有好處,為什麼要努力工作呢——

輕易放棄吉隆坡之後,馬來半島的英印部隊撤到獅城,如果日軍繼續進攻,英軍多半要步美菲聯軍的後塵向日軍投降。

另一個時空英軍在撤到獅城之後還有八萬人,跟巴丹半島的美菲聯軍差不多。

區別是美菲聯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最後時刻的表現雖敗猶榮。

英軍則是主動向三萬日軍投降, 馬來戰役從爆發到結束, 英印部隊的表現毫無可取之處,大英帝國丟盡了臉面。

現在有南部非洲幫助,逃跑時步槍都幾乎丟光的英印部隊迅速恢復實力, 然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整個馬來半島, 不管是南部非洲軍隊, 還是澳大利亞部隊、東印度部隊, 甚至就連剛組建的柔佛部隊都捷報頻傳。

唯有英印部隊在和日軍作戰的時候還是半死不活的鬼樣子,一觸即潰。

這時候馬來半島英軍總司令帕西瓦爾突然發現了一個奇蹟, 以前毫無存在感的柔佛王國居然組建了一支部隊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