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0 昨天是忘了(1 / 5)

法國對外籍軍團的不重視,不僅體現在武器裝備上,訓練方面也同樣鬆懈的令人難以置信。

大概是擔心將殖民地部隊訓練成精銳部隊之後,可能引發的管理和殖民地穩定問題,法國外籍軍團計程車兵不管在加入外籍軍團之前是否接受過軍事相關的訓練,在加入外籍軍團後,只需要接受六個星期的訓練,就可以執行任務。

如果在南部非洲,六個星期還沒有完成基礎訓練呢。

都不說精銳。

要把一個普通人訓練成合格計程車兵,都需要投入極大的資金和精力,都知道優秀射手是子彈喂出來的,可又有幾個國家捨得拿無數的子彈培養大量優秀射手?

按照南部非洲標準,法國外籍軍團裡除了極少數的老兵之外,絕大部分都不合格。

就算軍事技術合格的老兵,在執行力和紀律上也要大打折扣,同樣需要接受再教育。

“不不不,巴頓,不需要將他們訓練成類似南部非洲國防軍那樣的精銳部隊,他們只需要成為一名合格計程車兵,能夠承擔基礎的作戰任務就可以——”

戴高樂對外籍軍團要求不高。

畢竟對於自由法國來說,即便精銳的外籍軍團士兵,也僅僅只是精緻的炮灰而已——

“如果僅僅這樣的話,那我們不需要對士兵進行嚴格的訓練,反而軍官更需要。”巴頓有經驗,南部非洲聯盟部隊就是這麼幹的。

當然聯盟部隊對於士兵的要求,也比法國外籍軍團高很多。

法國外籍軍團跟南部非洲聯盟部隊一樣,軍官同樣都是由法國人擔任。

“軍官不需要,我們的軍官全部是從聖西爾軍校畢業的——”戴高樂驕傲,聖西爾軍校是四大名校之一。

另一個時空的世界四大名校,分別是美國的西點軍校,英國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的伏龍芝,以及法國的聖西爾。

這個時空俄羅斯還被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呢,伏龍芝不為外人所知,尼亞薩蘭陸軍學院取代伏龍芝,成為“四大名校”之一。

“四大”內部也是有鄙視鏈的。

眾所周知,英國曆來是以海軍為主,培養海軍人才的是達特茅斯皇家海軍學院。

所以很明顯,羅克曾就讀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明顯就是湊數的。

讓戴高樂引以為傲的聖西爾,培養的軍官連德國人都打不過,所以聖西爾的成功之處在哪裡?

僅僅是歷史悠久嗎?

至於西點——

抱歉,美國也是個海軍為主的國家,陸軍也是湊數的。

所以四大內部,唯一真正具備“大”實力的,只有尼亞薩蘭陸軍學院。

巴頓不想打擊戴高樂的驕傲。

既然軍官不需要訓練,士兵也不需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