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 外強中乾(1 / 4)

平賀讓和擔任艦政本部第四部主任的藤本喜久雄,被譽為日本造船業的“帝國雙璧”。

平賀讓出生於1878年,東京帝大工科大學造船學科首席畢業,後留學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院,被認為是堅定地正統“英國流”設計師。

1916年,平賀讓參與“長門”級戰列艦的設計,並提出利用長門型第二煙囪後方空間加裝1座聯裝炮塔的改造設計案,這一方案應用於後來的加賀級戰列艦。

《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後,八八艦隊計劃擱淺,平賀讓參與設計的戰列艦、巡洋艦,除長門、陸奧外,不是改裝成航母,就是在船塢中解體,再不然則作為魚雷、炮彈試射標靶自沉。

日本海軍為彌補主力艦戰鬥力不足,被迫開始研發以巡洋艦為主的輔助艦艇,1923年由於在“妙高”級巡洋艦的設計方案上,平賀讓和藤本喜久雄產生嚴重分歧,平賀讓遂憤而離開第四部,前往海軍技術研究所。

1925年,平賀讓擔任海軍技術研究所所長,這是個純技術研究職務,不參與軍艦設計,不過平賀讓一直對日本海軍的造艦計劃很關心。

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日本在1931年可以建造35000噸級主力艦,以取代艦齡滿20年的舊艦。

於是就在今年七月份,藤本喜久雄提交了一份造艦方案,這就是金剛級戰列巡洋艦。

受經濟危機影響,藤本喜久雄提出的方案,船體重量不到9000噸,實在太輕。

平賀讓透過自己的舊屬瞭解到藤本喜久雄的方案,認為藤本喜久雄的方案有重大缺陷。

於是平賀讓也設計了一個計劃案,在海軍艦政本部長小林躋造主持的海軍技術會議中,藤本喜久雄發表金剛代艦計劃案後,平賀讓當場對藤本喜久雄的方案進行批判,並提出自己的計劃案。

日本海軍造船業,平賀讓和藤本喜久雄都是久負盛名,兩人意見嚴重分歧,會議陷入混亂,沒有形成決議。

會後,海軍艦政本部高層認為負責技術研究的平賀在正式會議上提出個人私案,形同越職侵權,對平賀讓頗有微詞。

與此同時,親歷此事的艦政本部相關人士中開始有“平賀對專職為技術研究所所長一事不滿”、“想借此機會返回造船部”、“想借機晉職”之類的流言開始蔓延。

計劃案流產這個結果讓平賀讓倍感失望。

日本國內的流言更讓平賀讓氣急攻心,多重因素疊加,平賀讓因病住院,並不是布拉德辦公室特工人員造成的。

東京帝大醫學部附屬醫院,平賀讓所在的樓層冷冷清清,只有幾位海軍技術研究所的屬下守在平賀讓所在的病房外。

“那些流言肯定是加賀派的人向外傳播的,他們的目的就是對老師進行攻擊,以掩蓋他們在能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