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壁壘攻防(1 / 3)

小說:長平長平之戰 作者:楚秦一鶴

廉頗俯身在面前的地理圖上,仔細盤算了半天。最後決定帶領大家一起再去看一次地形。

上黨和長平之間由一道高山隔絕,這座山嶺以堯的長子丹朱命名。丹朱嶺向長平的丹水河邊伸出四個山腳,圍出三道山谷,從東邊環抱著丹水河谷。最南的那個山腳距離過遠,被廉頗排除在防禦圈之外,丹水防禦圈就以三個山腳為依託,向東北繞丹朱嶺一圈,西邊再以丹水為邊,築壘守禦。整個防禦圈像一個連綿不斷的巨大三角形城池,包括了北、中、南三個山腳,兩個谷地。

廉頗的大帳設在中間的山腳上,而他們商議出擊的地點在南山腳的南邊。那個成為關注焦點的小山包,其實是南山腳的延續,但被丹水劈開一個四五里寬的口子。

廉頗帶著眾人先登上二十里外南山坡的高處,俯視眼前的地形:丹水蜿蜒從兩山之間流過。由於最初預想白起會以高都為基地發動進攻,南山腳被修築成一個堅固的築壘區,是對抗白起進攻的第一道防線。把這裡作為進攻的發起地則距離敵營柵達二十里以上,距離有點遠。因此,那座由南山腳延伸過來的小山包就是一個不錯的墊腳石。眾將再一次觀察了整個戰場的地形(在這裡生活了兩年,他們已經無數次觀察過戰場的地形),確認從南線發動進攻是可行的。廉頗又帶著大家下山,步出營寨,過河來到這片山地上。

山腳延伸到丹水西岸的小山包正處於一片平原的中央;下山後再往西十里,就是王齕作為南線依託的小山嶺;泫水從山間緩緩流出,向東南匯入丹水。眾人站在山峰上指指點點,商議著行動計劃。

秦軍在對面山上的瞭望哨看到了這一幕,立即報告王齕。王齕趕緊過來觀察時,正好看見這群人大搖大擺地順著山坡下來,出了壁壘,登上十里之外的小山包。

只有區區十里之遙,王齕連他們的服裝樣式都能看出來:那絕不是一群無名士卒,而是一群上等人,而且居中一人,地位明顯與眾不同,很可能就是廉頗!廉頗帶著一群大員出現在這座山頭上,不用說,那一定是要搞大事情。

負責這一地段防禦的五大夫和公乘早已到達,他們見王齕沉吟不語,道:“彼窺吾營,必將擊我,吾將引兵擊之!”

王齕道:“彼尚遠,擊之無及。姑觀之!”

王齕很有耐心地仔細觀察各人的動靜和姿勢,在心裡推測著他們議論的內容。他們在山峰上停留了近一個時辰,直到太陽偏西才下山離開。王齕經過一個時辰的認真觀察,也猜測出他們議論的大致內容,那就是要在南邊的地段上發動一次進攻。廉頗和這群人中大部分人都對過話,這些人也都回應過,他們應該就是部隊的高階將領;這群人有十來個,與得到的情報趙軍有十餘萬人相符。結合廉頗的姿勢和交談者回應的姿勢,進攻的參與者有六七個將軍,推測總兵力六七萬人,佔趙軍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