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再入鄭地(1 / 4)

大戰來臨前的晚餐上,信陵君與梁尉公子及三司暢論吳子治軍治國之道,各各皆有收穫。待鼎中粥盡,四人辭去,都有不捨之意。

梁尉公子提及士卒不得盡飽一事,信陵君當著四人的面不好深談。待四人辭去,乃呼眾先生聚議,糧秣問題當如何解決?

仲嶽先生帶隊,一眾門客親自探巡華陽城的存糧情況。大家先沿城牆轉了一圈,原來這裡堆滿了糧食,現在已經了無蹤跡。仲嶽先生介紹道:這是因為半量供應,才得以維持這麼長時間;要按定量供應,兩三天就光了。

信陵君對華陽城到處堆滿糧食印象很深,每天糧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退,也習以為常。但今天隨仲嶽先生巡查才發現,遍街堆積的糧食已經沒有了,而這才進入華陽城不過數天,韓國的糧食甚至還沒有起運。

仲嶽先生道:”明日當開倉。君上且往倉城一觀。“一眾又隨仲嶽先生進入倉城。

倉城有嚴格的守衛措施,一般人進來都要脫光衣物,只披一塊布,在嚴密看守下進入;出來時,把布取下,再穿回衣服。這次看在信陵君的面子上,沒有脫衣,但嚴格限制不得入倉,只能隔著老遠觀望。

守衛倉城的不是魏武卒,而是韓卒,他們熟悉倉城的運作和管理規範;領隊的是信陵君的門客,主要起個監督作用。信陵君一行在一隊披著布片的韓卒監視下,一一巡查倉城的各個倉囷。

華陽城的倉囷是永久性的,深掘於地下,這才可以儲存萬石糧食;如果是地上堆放,一個倉囷最多能放二三千石。四排五行,共二十個倉囷,清清楚楚。一名門客打著火把,各倉守卒按特定手續開了門,門客引入,探著往裡觀看。窖內的糧食並不滿,有些差得還挺多。前三排都是糧倉,最後一排放的是秸稈。巡查完畢,信陵君忽然問道:”旦日運糧奈何?“

門客道:”從倉內出糧,本必待符節兩清而後可。然卒口待哺,而倉卒有數,日五千石,非所能辦。正躊躇難為。“

仲嶽先生道:”華陽以千人為率,以五十人為倉卒,足以供之。今十萬之眾,必五千倉卒乃得應也。——何可得也?“

信陵君忽道:”諸公子中有善數術者誰,得無請之!“

張輒有些印象,但也記不清了,於是派一名門客跑去找芒辰打聽,很快就把公子最年少的魏喆找來了。眾人見過禮,信陵君道:”旦日發糧應軍,日五千石,需卒幾何,而可一時齊備?“

魏喆道:”願觀其道,而查其遠近。“於是眾人引著再走了一圈。

魏喆道:”是廿倉也,倉得廿人搬運,二人計數,二人監督,共四百八十人。倉門驗節符二人,監督二人,護衛十人。約需一營之眾。“

信陵君見魏喆張口便來,問道:”得無惑乎?“

仲嶽先生道:”若得千人,可乎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