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篝火晚會(1 / 4)

鄭安平聽了管仲明的話,感到自己真是井底之蛙。想不到小小華陽城下四家車行,平時見了誰都低三下四,竟然是這般背景。他又忽然想到唐叔,那個一身窮酸、像個苦力一樣的人,不也是開車行的嗎?甚至滎陽城中,也有無數的車行。

他問管仲明道:“奈何車行必得巨賈、豪傑而後可?”

管仲明道:“時天下紛亂,豪傑並起。財貨千里而求利,非巨賈其孰為?非豪傑其孰能?”

鄭安平問道:“如先生者,能領車行否?”

管仲明道:“微庶但營店鋪,難知車行之事!前所言者,皆道聽途說,非可為憑。”

鄭安平道:“先生之東,其有車行乎?”

管仲明道:“敝東營業,遍於天下,想必與車行有涉。至於業車行與否,實不知也。”

鄭安平道:“滎陽唐叔,行形猥瑣,似非鉅富,然亦業車行,何也?”

管仲明道:“滎陽,故鄭京城,天下之都會也,與陳、陶並稱。今雖屬韓,而力難及;四方諸侯、乃至豪傑並起,各立門戶。滎陽城中,車行無數,皆各方有力者所營也。唐叔則不然,不依於商,專業車行,名盛一方;業輸運十年,曾未失手,堪為神奇。然其行不出滎陽,徑不過三百,亦為一奇。人皆傳言,其為一方豪傑,故不得出其地也。非如巨賈,求財四方。”

鄭安平道:“先生亦頗知滎陽唐叔乎?”

管仲明道:“滎陽,洛陽之門戶也。洛陽與滎陽,正一而二,二而一,難可分也。洛陽業商,非經滎陽則難能也。故頗知滎陽之狀。”

在鄭安平的追問下,管仲明把他知道的滎陽的勢力分佈,其間合縱連橫之勢,一一詳言。不過所言皆為鄭安平所不知,只得強記下來,並不理解。大體說來,各國勢力均插手滎陽,建立了自己的地盤;各大商家也都在滎陽有自己的業務。商家與諸侯或合作,或鬥爭,形成了幾大集團(具體的鄭安平也搞不清),在這些大勢力發展的縫隙間,也有中小商業發展的餘地。管仲明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雖然自己在管邑還算混得好的,但自己的東家在滎陽根本沒有分號,凡所需一切,都由洛陽各分號自己到滎陽辦理——這也造成管仲明對滎陽的表面情況十分熟悉。

篝火的火焰開始暗淡下去。曹包過來請示,現在就過橋燒荒?鄭安平點頭同意。於是五人加上五旺和五兒,各從就近的火堆裡找了一根燒得比較旺的樹枝,舉著過了橋,曹包還大聲招呼著那些獨立火堆邊的小孩,一齊過河燒個大的。可能是事先做了工作,那些火堆旁十幾個半大的小孩,也從火堆中撿了樹枝,跟在五人後面。

曹包試了風向,引人來到西北面上風口,大致在一片荒草的中央,招呼著大家分散站立,把火種扔在草叢中。十多個火種漸漸點燃了荒草。曹包招呼著用點燃的火種繼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