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陶邑晉貢(1 / 3)

送走了公子郚,陶守灶猶豫難定,把幕僚們召集在一起,討論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典客府行人也參與了討論。鑑於聊、攝、令廬對陶的重要性,以及這種重要性尚未被秦王庭所認知,經過討論,大家統一了認識:作為陶守,灶有義務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供決策者考慮。

至於公子郚來訪的事,大家一致認為應該透過正式渠道上報秦王,以示毫無私情。

然而咸陽遠在千里之外,如何上報呢?在上報期間,應如何處理公子郚呢?能不能公開地說公子郚到達了陶呢?

經過反覆討論,大家認為,公子郚入陶的事,不能向別國公開。因此不能以此為由,讓各國開放道路。那以什麼名義呢?客卿灶剛剛就任陶守,可以向秦王和穰侯告成,並運輸一批貨物到秦國。這被認為是一個主意。主辦人是現成的:陶丞。作為灶的幕僚和助手,陶丞參與,甚至策劃了陶守的一切公開和不公開的活動,親自到壽迎接公子郚到陶,對整個事件的瞭解比灶還要清楚。行人也隨之出發,公開的名義是交涉各國關口事宜。

計議已定,第二天就付諸實施。陶守親往館驛,告知公子郚,自己已經派人向咸陽報告,請公子稍候,等待咸陽的指示。另一邊,陶丞將各大商家集中到一起,討論向咸陽告成的事。有機會進行這種長途旅行,特別是到十分神秘的秦國去,大商家們都本能地認為是一種機會,紛紛投名前往,置辦貢品。數名驛卒乘小船,以商人身份先行隱蔽出發,趕往秦國,報知此事。

三天後,十艘大船滿載貢品和民夫,五百衛兵由陶尉親自率領,乘船前後護衛,陶丞和隨從十餘人押運,浩浩蕩蕩從陶邑渡口出發,出菏澤入濟水溯流而上,經滎陽轉入黃河,再到洛陽。這一路,經過了好幾處魏國亭障,多有留難。陶丞和行人軟硬兼施,商家們也各顯神通,好歹有驚無險。

到了洛陽以後,這群人以籌措車乘的名義在洛陽周圍住下,直到一支秦軍出殽道前來迎接。

這一千人乃是入陶的那名五大夫的親營,與陶丞和陶尉都十分熟悉。幾月不見,各自唏噓。陶丞並沒有向五大夫說明公子郚的事,只引五大夫觀看了各運輸的貨物,引薦了同行的商家。

由於貨物較多,秦軍在五大夫的率領下,繞行洛河河谷,趨往秦地。大家都沒有注意到,陶丞和行人混在前往咸陽的商旅中,從北道搶先進入了秦地……一過函谷關,兩人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函谷關安排他們乘船直到咸陽,分別向典客府和相府報告。

這時已經退朝,秦王已經去了不知道哪座行宮。兩處訊息都報到魏冉那裡。

自從相府的辦公場所從望夷宮搬到咸陽宮後,魏冉回來時,開始也在咸陽宮裡辦公。但幾乎所有政府機構都在咸陽宮,每天人多雜亂,魏冉十分不耐,索性把辦公地點設在自己的府中。魏冉已經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