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縱橫捭闔(1 / 4)

相敘聘問畢,韓平不敢久留,辭出。太子和黃歇送韓平出來,竟不離開,虞卿也一揖,將他們再揖入堂上。

虞卿在坐定後,竟然主動談起了趙國的水災:“魏引濟入圃田,乃得良田萬頃,趙亦深羨之。趙有漳水,亦入於河,曲折而西。昔魏西門豹於鄴開引漳十二渠,鄴乃大興。王乃思引漳入邯鄲。夫武平者,邯鄲西邑也,當涉及武安間。王乃以涉之漳東引入武平西,再南行而入於洺。渠甫成,而山上暴雨,水潦漫溢,民居盡毀,竟遂不成,實為可嘆!非只此也,河水亦溢,反灌入鉅鹿、沙丘。”

黃歇道:“河溢而為災,曾不聞魏報,奈何獨災於趙也?”

虞卿道:“黃公不知。河於垝,遂分南北兩道,漳入於北道,故但趙受災,而魏無恙也。”

黃歇深感自己知識不足,赧然道:“微卿之言,僕焉知!王引漳入武平,得無費乎?”

虞卿有些警惕,道:“所費無多。由涉入武平,不過數里。瀦而成澤,民為安樂,所得甚多。復欲其南也,值遇大潦。工不久也。”

黃歇發現虞卿開始警惕,有選擇地回答問題,就改換了話題,道:“客隨主安。臣入秦邑,楚兵皆解於城外。而秦入於趙,乃強欲入,非禮之所宜也。”

說起了剛才的事,虞卿的火氣又上來了,道:“蠻夷之國,不可與言禮義也!”忽然發現在座的太子和黃歇也出自“蠻夷之國”,就趕緊找補道:“豈如楚之有材!”

黃歇一笑置之,道:“雖楚有才,晉實用之。楚偏僻小國也,久慕中國,心追手摹,而欲學也。”

虞卿道:“不然。楚有屈子原,名著中國,凡吾學子,莫不仰也!”

黃歇道:“敝邑不幸,郢都陷落,屈子一怒,身沉於汨。誠可嘆也!”

虞卿道:“昔者秦襲郢也,吾等皆驚,何以楚之強也,一夕而國破家亡!”

黃歇道:“是亦時也,運也。彼時楚軍盡在東,遂為秦所乘。楚至於陳也,收其殘餘,猶足抗之。楚地方五千裡,雖失郢之千里,猶足當大國也。”

虞卿連連稱是,道:“以彼秦之強也,天下莫能抗;其能抗之者,殆楚也。”

黃歇道:“非獨楚也。趙自王變法以來,秦不敢窺趙二十年,豈後哉!”

虞卿道:“趙有山川之險,故得保祖先之地。若論入於關中,與秦王一較高下,非楚莫能也。”

黃歇道:“昔能入關中而與秦爭者,殆魏也,而今魏山西之地盡入於秦。三十年前,孟嘗君將齊、韓、魏三國聯軍,破函谷,將與秦戰於秦野。而秦與魏河東、與韓武遂而和。尋則齊為燕破,幾至滅國!遙思前跡,入函谷者蓋寡,而能全其身者,未之聞也!”

虞卿道:“誠如公之所謂也。然趙之秦,雖強不屈。昔者,秦欲以和氏璧以欺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