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草舍(1 / 3)

到了場子裡,呂仲與諸人見過禮,又向牛二道過謝。在呂仲一行離開的時間裡,鄉民們已經收拾出幾間草房,供這一行商旅過夜。呂仲回來後,鄉老即請安置,著人引這一行往住宿處安歇。告辭時,呂仲有意向鄉老問道:“小子愚鈍,月色下幾不識歸家之路,幸得牛兄、麻兄相救。”鄉老道:“非獨爾等,有長信於此者,亦誤行他道。吾鄉之道,微曲二折,周圍鄉里少見。可以為法。”呂仲領教敬謝。

收拾出的幾間草房在糧倉周圍,顯然是存放秸稈的。正值秋收剛過,室內秸稈堆得正滿,大家都心滿意足:今晚不會太冷了。大體分了分,武卒兩間,唐氏兩間,呂氏與諸公子兩間。約定巡夜人選,各人歸室,隨意地躺倒在秸稈上。行走一天,很多人都困睠了,躺下不多久,大部分人就進入了夢鄉。

呂氏兄弟和鄭安平、須伯岸同住一個草房。鄭安平和須伯岸靠門,呂氏兄弟靠裡。客套一會兒,各自躺下。鄭、須兩人不熟悉,小聲說了會兒閒話,各自睡去。呂氏兄弟則似有不盡的話說,兩人唧唧咕咕一直不停。

直到聽到鄭、須二人傳來輕微的鼾聲,呂仲才悄聲對呂伯道:“兄意吾遇上何人?尚父!”

呂伯也嚇了一跳,道:“何以知之?”

呂仲道:“其人有傳家玉玦。”

呂伯道:“玉玦在濮陽失傳,已歷三世。吾等雖耳聞,卻未目睹,焉知其為傳家玉玦。”

呂仲道:“他者不論,狀如凝脂卻不假,只此即知非凡物也。”

呂伯道:“何色?”

呂仲道:“月下不分明,但顯為白玉,非青非綠。”

呂伯道:“白玉雖希,最難判明。”

呂仲道:“更有奇事:尚父欲以金兌錢……”

話未說完,呂伯道:“何意?”

呂仲道:“其言鄉間賈糧,用金不便,不如兌成銅錢,使用便宜。”看了看呂伯,見他認真在聽,隨道:“吾稱所攜四金,俱付白兄,無餘金隨身。尚父猶不允。入內取出一皮囊,做工極精,前後盡滿,入手極沉,可套於頭項,不礙行動。……但意想不到,其中雜以錫鉛……”

呂伯渾身一震,道:“汝何以知之?”

呂仲道:“非吾知之,尚父所告也。”

呂伯道:何意?”

呂仲細細回憶道:“尚父初言,金一餅,兌錢五千——確是時價。見吾言身邊無金,遂言先予三千,以備夜來使用;餘二千,旦日攜金餅交易。吾尚未言,尚父即於後宅取出皮囊,甚沉,令吾相助。入閣後,令吾退去上衣,將皮囊套於項上——倒也輕便,如將上衣整備,行動無礙。吾見此皮囊甚佳,非千錢難成,遂不敢收……尚父忽明言,囊中實雜有鉛錫之類,如吾攜去,即入罟中——著實誇獎。吾不知深淺,不敢續言,急忙辭退。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