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魏王(1 / 4)

茅城外這一仗,秦軍以五萬之師,擊潰了趙軍四萬餘人,斬首二萬餘級,其餘趙軍逃入山谷。由於前路泥濘,秦軍只追擊了三五里就停止了追擊,聽任趙軍逃走。

借擊潰趙軍之威,茅城守軍棄城逃跑,被秦軍抓住,攻入城中,守軍不戰而潰,被殺死甚多。隨後,秦軍大張旗鼓南下襲擊寧城,寧城守軍不敢固守,主動開城投降。

以茅、寧兩城為基地,秦軍又打下了若干周圍的小城邑,仍然沒有發現援軍跟上來,就放火焚燒了城池,繼續北上攻打共和凡兩城。

與茅、寧只是兩座歷史悠久的城邑不同,共、凡是兩個周的諸侯國,其中共國還是公爵,共公曾經是著名的“共和”時代的主角之一。公和時代被公認是中國有紀年曆史的開始!

高等級的諸侯國意味著更大的城池和更堅固的防禦。不過由於年久失修,曾經堅固的城池,也難以阻擋秦軍的進攻。在連續進攻了三天後,凡城被攻陷。再過了三天,共城也被攻取。兩座城池毫無意外地遭到血腥的屠城!

下一個目標是衛國過去的國都沫,現在叫朝歌。被秦軍一路攻城拔寨所攝,朝歌的守軍主動開城。

從雍城、山陽到朝歌,秦軍一中攻伐的這些區域其實都屬於魏國的土地。不過在河內這個地方,歸屬哪個諸侯國並不重要,真正當權的其實是本地的城主,以及那些長期在此居住的大家族;對諸侯國的歸屬,只是簡單地表現為每年向哪裡納貢,以及納多少貢。無論三晉哪個國家,都是藉助於城主之手統治這裡。他們也許會派幾個官員過來,但那些既無文才雙無武略的官員能起什麼作用?被大族們當神位供起來而已。甚至那些懦弱的官員上任後,先要去拜當地的大族,取得他們的支援!

秦軍一路攻伐過來,那些魏國的官員自然不會有什麼守土之責,早就逃之夭夭,守城的都是當地的大族。原本他們設想,守上幾天,找個中間人說合說合,獻上些糧草、錢財,事情也就過去了。至於為什麼要先守上幾天呢?主要是為了討價還價方便,守得越堅決,給對方造成的損失越大,晉貢的東西就可以越少。這也是從過去的經驗中得來的。

但秦軍的表現完全超出了過去的經驗。秦軍似乎並不衝著貢品去,他們是真的來攻城奪地的!而且他們不懼怕傷亡,敢於衝到城門下燒城!燒城門並不容易,打著火把的人在衝到城門下前,幾乎有大半要倒在半路上。但這支部隊對此毫不在乎,他們甚至敢於一而再、再而三地衝向城門。

而且這支部隊的箭矢也出奇地多,好像比守軍還要多。攻城前漫天的箭雨就是守城軍士的惡夢。由於有箭雨的掩護,燒城的傷亡也小了很多——幾乎沒有人敢冒著那樣的箭雨往城外射箭。

還沒有來得及找到中間人說和,城池就被攻破了。屠城中,那些大族自然首先被屠,無數大族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