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鹽這東西(1 / 4)

南京,程伯安的程府。

“長蘆鹽場的鹽又降了五文錢一斤,現在各地銷售的長蘆鹽場鹽基本上都在二十文左右,我們要不要繼續降價?”

程伯安最得力的師爺,也是出自程家旁支的程軒急匆匆的找到了程伯安,向程伯安彙報了最新的情況。

“繼續降,只要他們降價,我們就跟著降價。”

沒有絲毫的猶豫,程伯安說道。

“再價格的話,我們的鹽可就只有十文錢左右一斤了,我們賣給各地的價格連五文錢都不到了,這個價錢的話,我們……”

程軒想了想也是提醒道。

他們從鹽場拿鹽只需要鹽引就可以了,鹽引這東西,在以前是需要運糧食去邊鎮地區才能夠換區,不過自從弘治五年改納糧開中為納銀開中之後,大家只需要向朝廷這邊繳納銀子就可以獲得鹽引。

因為這些鹽商基本上上至朝廷、下至地方都有人,所以很多時候只是象徵性的繳納一些銀子就可以獲得大量的鹽引。

可以說他們的鹽,幾乎成本為零,更多的花費則是花費在上下打點上面,另外就是運費,古代交通不便,運輸是一個大問題。

古代糧食的運輸方面,一百斤的糧食從江南地區運到京城、邊關地區,最多也就只能夠剩下不到一半,因為古代的運輸基本上都是靠肩挑手扛,有條件的才能夠用馬車、騾車,而漕運才是運輸的大頭,但漕運需要有水的地方才行。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鹽商非常喜歡納銀開中的原因,因為以前運糧食到邊關地區去,實在是太麻煩了,損耗也太大了,所以鹽商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想辦法招募人員到邊關地區去種植糧食,以此來獲得鹽引。

納銀開中就不一樣了,只需要繳納銀子就可以獲得鹽引,而且操作起來的時候就靈活方便多了,到處都是自己人。

本來繳納100兩銀子只能夠獲得100引的鹽引,但因為他們打通了上下,可能繳納100兩銀子,他們就可以獲得1000引,10000引,甚至十萬引的鹽引。

現在才剛剛開始之下納銀開中沒幾年,朝廷每年還能夠收到兩百多萬兩稅銀,但是到了明中後期,隨著朝局的腐敗,東林黨人逐漸掌控朝政。

朝廷在鹽引方面能夠收到的銀子根本微乎其微,甚至於到了後面的時候,一年下來,購買鹽引的銀子僅僅只有幾萬兩,稅收方面更是慘不忍睹,江南地區一個富裕的大縣,一年的稅銀甚至於連一百兩都沒有。

此時,納銀開中施行沒幾年,鹽政還沒有完全敗壞,所以程伯安他們想要獲得鹽引,還是需要繳納銀子,儘管肯定會多開鹽引,但至少來說,還是需要成本的。

程軒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再降價的話,程伯安就要虧錢了。

鹽這東西,他們從鹽場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