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祭壇(1 / 4)

郭先生的回答讓堂上很是沉寂了一會兒。郭先生似乎是在等這句話的衝擊在眾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在堂中沉默了一會兒後,才繼續道:”夫有民者,乃有其土。君上居其土也,必保其民。是故孜孜以求貴邑之道,懼有所失,以貽民憂。複本聖人因俗簡禮之訓,過問鄉俗,以近民也。未敢有私!“

鄭安平沒想到氣氛瞬間變得劍拔弩張,他只得講個故事來緩和一下,道:“昔周公子魯公伯禽與姜太公皆受封於東夷。魯公三年乃報政。周公曰:‘何遲也?’魯公曰:變其風俗禮儀,必三年而後得。姜太公才五月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太公曰:簡其君臣禮,而從其俗。周公曰:’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君上體聖賢之教,欲簡其禮,而從其俗。眾卿其助之!”

城主連忙接過話來,道:”君上本好生之德,體恤下情,不變風俗。微庶等敢不感恩懷德,以圖報效。是必竭誠,不敢有私。“

鄭安平想迅速結束堂上的談話,道:”祭如神在,餐前非議之時。餐畢,吾等同往郊外,感天地之變,查吉凶之相,必有得其情者。彼時也,願長者不以臣頑鈍,早賜教訓,以開愚蒙!“

城主伏拜道:”謹奉命!“下到堂下,命令增加眾長老的餐食,一一搬上來。最後城主行禮道:”請餐!“眾人一齊開吃。

餐後,鄭安平請城主帶眾人前往巡看祭祀的場所。幾名長老自稱身體不適,告辭;鄭安平見曹包沒有出聲,也就沒有挽留。除了六人和城主外,只有四名長老跟隨。犬兄和小四不肯放閒,一人牽著四匹馬,說隨便溜溜馬。

城主先將眾人帶到社樹之下。這棵柏樹卓然高聳,與周圍迥然不同。樹底下可見一些祭祀殘留的痕跡。城主道:”是則社祭也。“又指著一里以外的一條小溝道:”彼溝乃敝邑西界。迤邐而北,復為北界。“

鄭安平對這一帶記憶深刻,他曾經就在不遠處的一座橋下,射傷了一名他以為是秦劍士的俠士。但這是他第一次全景般地觀察整個河流的流向,以及河對岸的管國故都。他當時好像並沒有感覺到,兩者之間相距如此之近。

城主領著大家到了樹下,道:”每社祭時,鄉里各家各攜供物二簋至,佈於樹下,微庶以鼎置其間。午時,鄉里匯聚,集於樹下,以序而立,臣宣頌辭,致禱。長老司儀,禮敬!匯各家之供入一鼎,乃共烹之,與會之眾各得一盞而食之,命曰散福。其夜則起篝火於溝旁,一眾皆歡。或有外鄉愿至者,亦不避之。“

鄭安平道:”是禮也,所奏何樂?“

城主道:”遠鄉敝城,焉樂為!或有能者,以短笛一支,奏俚俗之曲,每引眾人圍聽。“

鄭安平道:”何以聚眾?“

城主道:”各家長於時至敝宅,並驅自家眾出城。至時,微庶與眾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