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6 慷慨赴死(1 / 5)

輿論引導這方面,俄羅斯的經驗跟南部非洲相比差太多了,甚至連阿比西尼亞帝國都不如。

前面說過,俄羅斯軍隊在世界大戰期間犯下的錯誤,歐美國家的軍隊其實都有犯。

可為什麼只有俄羅斯軍隊的錯誤被大書特書,卻沒人盯著英軍和美軍?

歸根結底是俄羅斯脫離國際主流社會太久,不知道西方國家的底線在哪裡,自以為可以用誠實換取西方國家的信任,殊不知這樣反倒落入西方國家的陷阱。

軍紀方面,包括南部非洲在內,各國政府忙著護短還來不及呢,唯有俄羅斯政府直面俄羅斯軍隊犯下的錯誤。

可這不僅沒有得到西方國家的讚揚,反而成為西方國家攻擊俄羅斯軍隊的證據,這是讓俄羅斯人無法理解的。

只能說要認清西方國家的本來面目,尚需時日。

亞歷山大和克萊斯特卻不會給俄羅斯人留出充足的時間,攻勢一浪高過一浪。

《自由報》的輿論攻勢還沒有結束,亞的斯亞貝巴又發生了槍擊事件,受害人是《自由報》的專欄記者馬爾薩斯·菲爾丁,針對俄羅斯軍隊的系列報道,就是馬爾薩斯·菲爾丁負責的。

這下子熱鬧了,連之前不太關注這件事的人,都開始參與討論。

媒體雖然是有傾向性的,但是在媒體人的反覆強調下,記者就被塑造為中立客觀的“無冕之王”,誰敢對他們下手,就是在破壞根植於西方民主自由基礎上的話語權,這是不可饒恕的。

雖然現場並沒有抓獲犯罪分子,但是基於誰得利誰就是主謀的原則,很明顯俄羅斯人的嫌疑最大。

亞的斯亞貝巴警察局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自由報》總編阿米莉亞滿腔悲愴。

“菲爾丁先生是個值得尊敬的人,他正直、勇敢、從不退縮、無畏強權,我其實提醒過他,不要做針對某個國家的系列報道,即便那是事實——菲爾丁堅定拒絕,他說自己身為一個記者,有責任讓人們瞭解真相,槍擊發生的前一晚,我們在一起喝酒,保護傘公司的肖恩先生提醒菲爾丁注意安全,菲爾丁還笑著說已經為自己準備好了棺材,我們都以為他在開玩笑,因為他是個樂觀的人——可就是這樣一個樂觀的人,現在卻永遠離開了我們——”阿米莉亞說到傷心處,忍不住潸然淚下。

負責主持新聞釋出會的米勒警官尷尬提醒:“阿米莉亞女士,菲爾丁先生還在醫院接受搶救,並沒有宣佈醫學上的死亡。”

阿米莉亞頓時破涕為笑:“太棒了,這是兩天以來最好的訊息!”

記者們紛紛舉手,他們有太多問題。

米勒警官看似隨意點人,是來自《泰晤士報》的記者。

“是誰向菲爾丁先生開了槍,或者嫌疑最大的是誰?”

這個問題太有指向性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