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4 這個章節名真不吉利(1 / 4)

徐歌是在南部非洲長大的,不知道獅城華人的生存環境有多艱難。

英國為了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強力推行單一殖民地經濟模式,獅城當然也不例外。

對於殖民地教育,海峽殖民政府秉承英國一貫傳統壓制和誤導,殖民政府開辦的學校是教會學校,教學內容主要是以神學為主,培養的是神父或者牧師,僅有的一所華人自己開辦的中學遭到殖民政府的強力打壓,一度連漢語都不能使用。

樟宜海軍基地是印度洋艦隊的財產,不受殖民政府管轄,南部非洲的教育水準是有目共睹的,可以想象獅城的華人有多興奮。

如果可以的話,陳紳士甚至希望能把學校建在獅城,現在多花點錢算什麼,如果能用這點錢換取孩子們接受最好的教育,擁有更好的前途,這筆生意划得來。

無論徐歌如何推辭,陳紳士還是堅持把錢留下,並且承諾還會有更多的捐款。

千萬不要低估海外華人的熱情,抗戰期間,海外華人的捐款總額近13億,幾乎佔軍費總額三分之一,加上捐贈的各種物資,總價值在50億以上,僅飛機就有217架。

拿了人那麼多錢,徐歌也知道投桃報李,邀請陳紳士參觀工地,並且留下和孩子們共進午餐。

看書還可領現金!

因為學校尚未建成,吳興就在新兵訓練營旁邊找了兩棟房子,作為徐歌和孩子們的臨時教室。

這兩棟房子都是南部非洲的那種傳統兩層木屋,閣樓住人,二樓辦公,一樓就是教室。

雖然是臨時,應有的教學設施也一應俱全,孩子們終於用上了嶄新的桌椅,使用的課本是南部非洲通用教材,幾乎所有的孩子們都使用舊報紙把課本仔細包起來,他們對於知識的態度簡直不能用熱情來形容,而是神聖。

來到德光島,孩子們的生活條件也有了質的飛躍,他們終於不用再穿帶補丁的衣服了,吳興給孩子們弄來了南部非洲童子軍的制服,卡其色的短褲和短袖襯衣,再加上同色的彎簷帽和黑色圓頭皮鞋,這套衣服簡直讓孩子們愛不釋手,拿到新衣服的第一天,好幾個孩子睡覺的時候都不捨得脫下來。

陳紳士遠遠就聽到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短短四句詩,聽得陳紳士頓時老淚縱橫。

徐歌驚訝。

穿西裝的中年人解釋:“家父久別故土,乍聞鄉音情難自抑——”

“見笑了——”陳紳士情緒激動,陸游的這首《書憤》,完美道出獅城華人寄人籬下的辛酸及不甘。

孩子們正處於上課期間,陳紳士很有禮貌的沒有走進教室,就這麼站在教室外整整聽了半個小時,徐歌給搬來椅子都不坐,簡直聽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