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4 又一個要退出的(1 / 5)

在打破殖民壟斷這方面的需求,南部非洲並沒有美國那麼迫切。鯡

南部非洲曾經是英聯邦國家,跟澳大利亞、加拿大關係都不錯,商品要進入澳大利亞市場和加拿大市場,雖然要改頭換面,畢竟還能進得去。

美國商品要進入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就比較困難,畢竟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需求,南部非洲都可以滿足,沒必要捨近求遠。

法國控制的北非和西非也一樣。

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本土和海外殖民地的關係近乎斷絕,南部非洲商品趁機隨著遠征軍的腳步暢銷北非、西非,戴高樂無力反對,因為這是南部非洲聯邦政府承認自由法國的條件之一。

前面說過,南部非洲的對外援助都不是免費的,即便打著免費的旗號,實際上也有附加條件。

有些條件看似公平,實際上暗藏陷阱,跟些許免費援助相比,不值一提。

比如南部非洲對自由法國的現金援助,其中僅有大約百分之五屬於是無償援助,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都是要償還的,而且還要加上利息。鯡

即便只有百分之五是無償,南部非洲聯邦政府也可以大肆宣傳,不知道的還以為南部非洲給法國的援助都是無償的呢。

無償援助的條件是互相開放市場。

互相開放看似公平,實際上暗藏玄機。

法國有的,南部非洲都有,而且數量更多,質量更好,價格更便宜,南部非洲除了香檳之外,幾乎對法國商品沒有任何需求。

南部非洲有的,法國卻不一定有。

比如汽車。

曾經法國雷諾是歐洲最大的汽車生產商,可是因為在世界大戰期間和德國的合作,雷諾到現在還沒有恢復生產,看上去似乎遙遙無期。鯡

可是法國對汽車的需求卻沒有減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隨著法國經濟的恢復,法國對汽車的需求還會越來越大。

這種情況下,如果南部非洲汽車大量出口法國,搞不好雷諾就無了。

戴高樂口口聲聲要保留一部分武裝力量,這同樣是商機。

別的不說,戴高樂如果想組建現代空軍,就一定要從南部非洲進口戰鬥機,自己研發也不是不可以,得看法國人的決心。

法國的事,不是戴高樂一個人說了算,即便戴高樂是正確的,也要獲得法國三級議會的批准。

研發戰鬥機成本高昂,即便研發成功,效能跟最先進的戰鬥機相比,肯定有一定差距,所以戴高樂的構想是,從南部非洲購買發動機零部件,在法國本土組裝生產,最終在南部非洲相關企業的幫助下,使法國擁有製造先進戰鬥機的能力。

這裡的先進戰鬥機,指的就是剛出現不久的噴氣式戰鬥機。鯡

構想是好的,不過羅克沒有同意。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