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3 就離譜(1 / 5)

美國人的技術已經很渣了,日本人的技術更渣,連手槍都造不好的國家,能擠身列強行列只能說是天照大神顯靈。

日本人身上最讓人迷惑的一點是極端自信。

手槍造不好不要緊,全世界那麼多優秀手槍,學不了勃朗寧,也學不了毛瑟,難道連金伯利也學不會?

日本人偏偏就抱著王八盒子不放,日本軍官自殺都不願意用的手槍,就說得不靠譜到什麼程度吧。

高射機槍的技術含量比手槍高多了,日本人最初根本沒有裝備高射機槍,因為在東亞根本沒有高射機槍的用武之地,直到1925年,日本才研發了第一款高射機槍。

說是高射機槍,其實就是把大正三年式,也就是哈奇開斯仿製型裝了一個支架,士兵在射擊的時候甚至要躺在地上,日本人為此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叫“寢射”。

這款機槍並不成功,一二八會戰中日軍使用的三年式高射機槍,居然沒有擊落任何一架飛機,三年式遂成為笑話。

這其實也不能怪日本人,世界上的優秀機槍多了,南部非洲研發的通用機槍,和德國裝備的g42先不說,日本仿製馬克沁的能力還是有的。

關鍵不是不會造,而是用不起。

日本資源匱乏,一切都得勤儉節約,通用機槍和g42的射速,最高可以達到1200發,日本就算仿製了也用不起,根本沒有那麼多子彈可以消耗,搞不好還得跟李·恩菲爾德學著,彈匣裡裝一個隔離板控制射速。

大正三年式失敗後,日本從法國引進了哈乞開斯13.2毫米高射機槍,這款高射機槍雖然也說不上優秀,但總比大正三年式好很多,日軍總算有了一款能用的高射機槍。

哈奇開斯雖然好用,加上三腳架和瞄準裝置,全重達到375公斤,這對於日軍來說太重了,不僅消耗更多資源,而且不利於移動,日軍可沒有南部非洲軍隊那麼多的汽車。

日本人是善於變通的,既然哈奇開斯太重,那麼就去掉三腳架,簡化瞄準裝置,想盡一切辦法把重量降下來。

這樣一來,重量雖然降下來了,效能卻大打折扣,猴版的武器跟原版的還是有差距。

而且問題的關鍵在於,1943年的當下,盟軍為了加強戰機防禦能力,在拼命往飛機上堆裝甲,南部非洲的“超級空中堡壘”,關鍵部位的裝甲板厚度跟“豹”式坦克差不多,20毫米機炮都不一定能擊穿,13.2毫米高射機槍打上去就跟撓癢癢差不多。

更何況還不是抵近射擊,而是高達數千米的高空,這就更讓哈奇開斯束手無策。

“超級空中堡壘”的飛行員,對於日軍的防空能力很瞭解,所以就把飛行高度穩定在6000米左右。

這就引起了博福特上校的抗議。

“6000米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