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詢使團(1 / 5)

“下官是真的不知道,宛州離北邊尚有數日路程,幾位大人若是不信,不妨再往北走走,眼見為實。”

牛知州連聲辯解,就差指天為誓。

牛知州一個小人物,大機率是不知情的,因此眾人沒有為難他。

劉御史又詢問了幾個關於北境的問題後,大理寺丞笑眯眯的起身相送。

目送牛知州坐上馬車,帶著衙官離開,大理寺丞返回驛站,屏退驛卒,環顧眾人:“我們現在是北上,還是在驛站多逗留幾天?”

刑部的陳捕頭低聲道:“繼續留在驛站,淮王的人必然會尋來。屆時,我們便只能與他們一同北上。”

“這不是正好嗎。”另一位姓周的御史,笑道:“我們在明,許銀鑼在暗,吸引淮王的注意,就是我們的任務。”

大理寺丞感慨一聲:“也不知道王妃狀況如何,是生是死。”

聞言,陳捕頭和兩名御史一臉冷笑,王妃和褚相龍的死活,與他們何干。

那種陰險狡詐的卑鄙小人,死了才好。

楊硯告訴他們,許七安打退北方高手後,便獨自上路,秘密前往北境查案。

這個計劃贏得眾人一致贊同,並承諾保守秘密。三司官員們如此配合,一來是剛受過許七安的救命之恩,對他的態度有所轉變,從敵視轉為親近。

二來,許七安秘密查案,意味著使團可以消極怠工,也就不會因為查到什麼證據,引來鎮北王的反噬。

一舉兩得。

楊硯還有一件事沒有告訴他們,那就是王妃的下落,據楊硯推測,王妃極有可能被許七安救走。

這是他事後沿著許七安離去的方向摸索,一直摸索到戰鬥現場,發現昏迷不醒的婢女,從而得出的結論。

現場除了留下密佈樹林的蜘蛛絲和婢女們,沒有其他殘留。

楊硯喚醒婢女詢問情況,從她們口中得知許七安追了過來,而後可能發生大戰,為什麼是可能,因為婢女也不清楚。

她們很快就昏厥過去。

楊硯推測出兩種可能:要麼許七安半途劫走王妃,與北方高手展開追逃;要麼許七安戰勝了北方高手,成功解救王妃。

他更偏向前一種猜測,因為現場沒有打鬥痕跡,極有可能是許七安利用儒家書卷裡記錄的法術,成功救走王妃。

“北方四名高手深入大奉境地,不敢太明目張膽,這就給了許七安很多機會.........他有儒家書卷護體,自身又有小成的金剛神功,不是毫無自保能力。而且,正好可以藉機磨礪他,讓他早些觸控到化勁的門檻,晉升五品。”

楊硯當時是這麼想的。

這會很危險,但武夫體系本就是突破自我,磨礪自我的過程。楊硯自己當年也參加過山海戰役,那會兒他還很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