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鑿通義渠(1 / 4)

張祿一入咸陽,就趕上義渠王暴斃甘泉宮中。在有心人推波助瀾之下,這件事被傳成一件桃色宮庭謀殺案!不過秦王倒也沒有慌亂,有條不紊地處理著事情,竭力維持著局勢穩定。他先暫守義渠王已死的秘密,等待義渠的兩名王子不受干擾地入秦朝拜;然後稱義渠王是在朝拜時猝死的,把眾多猜疑都化解掉;隨即宣佈厚葬義渠王,這一點只是作一作姿態,因為義渠的風俗不是土葬,而是火葬,用不上巨大的墳墓;最後,他派自己的兩個弟弟,在中更胡陽的協助下,率領三萬秦卒直出義渠,名義是助祭,其實是鎮壓!

最後這一點由武安君白起親自監督,由中更胡陽負責前線指揮。這項工作的重點是如何保障秦軍的後勤補給:義渠不過十幾萬人,無力承擔三萬秦兵的供給,必須由秦國供應。義渠遠在五六百里之外,全是山路,而且必須爬坡過坎,幾乎全程步行,無法通車。如果靠挑夫送補給,估計挑的擔子還不夠挑夫路上的消耗。所以負責後勤的羋戎計劃,準備十萬人,一月一輪,每人在路上一個月(來回),義渠一個月,咸陽一個月。計劃可行,就是耗費巨大。

王稽就在秦王身邊服侍,這些事自然親歷、目睹、耳聞,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張祿。張祿得知此事後,一個早就在心中盤算的計劃浮上心頭。他要王稽立即向秦王引薦自己,自己有很好的想法,可以解決秦王的燃眉之急!見王稽並不上心,張祿道:“臣有一書與秦王,願謁君呈之!”

王稽有些無奈地道:“先生且書,臣請代呈。誠不如意,先生勿怪!”

張祿請王稽稍待,找驛吏要了一塊木牘和筆墨,就在室內書寫了幾行字:“周有砥砨,宋有結綠,梁有縣藜,楚有和樸,此四者,天下寶器,而良工之所失也。良醫知病人之死生,而聖主明於成敗之事。語之至者,臣不敢載之於書,其淺者又不足聽也。臣願得少賜遊觀之間,望見顏色。一語無效,請伏斧質。”

第二天,王稽進宮,於值班時,將張祿的手書奉與秦王,道:“前臣使韓魏,得魏野遺賢張祿者,言‘秦王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臣故載來。”

秦王看了木牘一眼,道:“故作大言,並無一策,惟求一見。焉得有他。且問彼何事,待義渠事了,得閒再見。”

王稽道:“其聞臣言義渠之事,似有所感,故出此言!”

秦王看向王稽道:“汝曾言義渠之事?”

王稽道:“然也。臣以張祿,大賢也,必有所計。”

秦王道:“且薦之於華陽君,由彼處之!”王稽應喏。即於宮中書了薦書,由秦王用印封了,傳出宮去。

張祿見秦王將其薦於羋戎,心中十分不快。袖了薦書,往王稽府上拜訪。王稽把自己對秦王推薦和秦王的反應,都對張祿介紹了,然後建議道:“華陽君主義渠糧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