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太子遇難(1 / 3)

信陵君派人報告太子,經過一個多月的探查,密謀殺害秦國使團的主要賊寇十餘人已經歸案,為首的是管城地面上的豪傑豕三!這些賊人自承見財起意,意圖謀財害命,沿途跟蹤至囿中,尋到機會下手。之所以在囿中下手,是因為囿中驛吏與豕三結為死黨,在驛中給使團下了藥,故令使團在毫無抵抗力的情況下集體被殺。

公乘向這名使者指出,這一結論是不正確的。首先,財物大部被毀於大火,不可能是謀財害命。其次,如果囿中驛吏與豕三結交,不會被豕三殺死焚屍——這是草莽中是極不義氣的行為!複次,僅十餘人不可能瞬間殺死十名使者,即使在使者被下毒的情況下。但使者解釋道,十餘人的確只是目前已經抓到的,尚有十數人在逃,將陸續追捕;但案件經過,經諸公會審,認為事實基本清晰,並無疑點,已將眾賊處斬,秋後執行。

太子道:”君上為門下所惑,而復惑王。臣有不堪,願以申之。“

使者道:”太子明鑑!王請太子暫息雷霆,先賜軹與魏。魏必擒餘賊,以報於秦王。“

太子道:”秦王命少傅與臣為使,與大國共赴河東。然兇案未結,怨靈未安,何得言此!“

使者道:”雖然,願太子以兩國親好為要,暫歇悲慟。“

太子道:”使河東之事,惟與少傅議之可也。“當即請來少傅,與使者見面。兩人敘禮畢,約定日期再見。

由於太子預設擱置使團被殺一案,先行處理軹城的交接。少傅往來魏國各官司,商議出使方案。其中最大的障礙是魏國要求太子不宜輕動,但少傅堅持,太子為使,自己為副,是秦王的決定,必須執行。在少傅蠻不講理的死纏硬磨下,魏方終於鬆口,讓太子出行。

隨後商議的主題是出使的路線。魏方主張就從鴻溝入黃河,過了河就是軹城。但少傅堅持走陸路,從茅津渡河,直至安邑,與河東守商議。這次,少傅沒有抗過魏國。對少傅提出的太子安全問題,魏國方面道:”敝使與太子同行,太子之安危,全在敝邑!“由於魏國打了保票,少傅也就同意了。至於出發的時間,魏國方面認為,選在上巳日後,天氣漸暖,惠風和暢時出發最佳。

上巳節在鄭衛之間最為流行,是邑里相互溝通,融洽感情,增長友誼的日子,也是青黃不接時採青以補充糧食的時機,更是青年男女相會的時節。通常要三五天才結束。這一風俗在秦地並不盛行,秦太子無所謂,但入鄉隨俗,也就同意了。而魏王擇定的使臣,就是出使秦國要來軹城的武庫段子幹。約定太子隨從五十人,魏使亦隨行五十人,共計百人,分乘三艘大船,十艘小船。

上巳節後,擇定吉日,魏人遣使前來驛館迎接太子,共往大梁南水門登船。碼頭上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魏秦兩國使節共賀兩國同盟永固,親如兄弟!

秦國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