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楚國和秦(1 / 4)

今天的湖北被稱為“千湖之省”,在兩三千年前,湖北的核心部分,今天稱為江漢平原的地方,乾脆就是一片湖澤,被稱為雲夢澤;它周邊丘陵,多為林木茂盛的山地,其間散佈的谷地,是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雲夢澤的西岸,長江、漢水之間,是楚國的故地。在今天宜城和荊州之間,分佈著多個被稱為“郢”的地方。在楚人的方音中,“郢”的意思就是“京”。而廣闊的雲夢澤及其周圍山地,都是楚王泛舟和遊獵的花園。

但楚王橫永遠也忘不了五年前那個恐怖的日子。當時還是大良造的白起進攻鄢郢,久攻不下之餘,掘水灌城,一座十幾萬人口的都市,瞬間浮屍盈城,再也不見一個活物。

不久,白起又攻下西陵。歷代楚王的故陵燃起大火,神聖的西陵被付之一炬。郢都楚軍出城,向秦軍發起進攻,企圖奪回西陵,豈料尚未接敵,楚兵即一鬨而散。驚慌失措的楚王匆匆登上船,沿雲夢澤直逃往安陸。棄舟登岸後,一群亡國君臣一直跑到桐柏山裡的成陽,才稍稍安定下來。

鄢、郢之間的楚國故地盡陷秦手,所剩的國土都是楚國在數百年征戰中逐步擴張出來的土地,包括以前蔡、陳、吳、越等諸大國的故地,以及大大小小几十上百個說得上名說不上名的小國。這些國家中,歸入楚國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的就是陳國和蔡國,幾百年的融合,陳、蔡兩國早已與楚不分彼此。楚王在這裡收攏了十幾萬士兵,封鎖了從桐柏至長江一線,勉強穩定住局面。

陳、蔡一帶水網縱橫,基礎條件本來就好。魏王后來開鑿的鴻溝更溝通了陳、蔡與大梁的交通。陳國背靠長江魚米之鄉,北向中原富庶之地,商業十分發達,特別是魚業和鹽業,是兩大特色行業。

陳國為楚滅國後,楚在陳地設縣。長期以來,陳縣就是楚國重要的戰略要地,陳縣公是歷來由楚的權貴出任;陳國故城並沒有廢棄,而是被歷代縣公反覆整修,防禦體系十分完善。楚王在成陽短暫停留之後,決定設郢於陳。

陳城地勢十分特殊。如果說別的城都需要挖掘護城河,陳城乾脆就是建立在湖中的大島上。這座湖心島大致方形,長寬各約三四里,城的東面還有一個大島,四周有若干小島以為拱衛,四面以橋樑與湖岸相通。這種溼地構造,與楚故郢都雲夢澤相近,雖然規模無法相提並論。

當時的楚王整天提心吊膽,既怕秦軍突破桐柏防線,又怕魏國從大梁南下。幸虧秦國很快就轉換了主攻方向,乘魏國新君初立,政局不穩的時機,把力量投入到對魏國的作戰中,這才讓楚王稍稍緩過一口氣來。

自從定都於陳後,楚王除加固陳城防禦,沿湖修築了一圈外城牆外,還加固了東南方向故項國的城防。楚平王還是陳蔡公時修了一半的乾溪臺也被利用起來,作為西南方向的防禦陣地,以楚故地的章華臺命名。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