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與溫以和(1 / 4)

小說:長平長平小說 作者:楚秦一鶴

段子幹出使而歸,報曰,秦欲得煮棗而退。朝中大員都有不甘,想用一個更小代價換取秦退兵。車右先生費盡心機,找張祿討教應對之策。張祿直接點出溫地。

所謂南陽,大致相當於今天濟源、焦作二市的範圍,溝通太行山內外的南向通道軹道和太行道,穿行其中。由於此處山川縱橫,地形比破碎,生計比較艱難;又處天下之咽喉,兵災頻仍。故凡較大的聚邑都築城自衛。這裡最早是周王的直屬領地,但三百多年前就作為獎品賜給了晉國,使晉國得到進出太行山、直下伊洛的自由。

溫,據說以境內兩股溫泉而得名,這裡人口眾多。晉得到這片土地時,設立了兩個大夫分別管理:原大夫趙衰、溫大夫狐溱。溫和原成為南陽地區最大的城邑。趙衰是趙國的直系祖先,原那片土地雖幾經轉手,此時大約還在趙國手中。因此,落入魏國手中的溫,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

信陵君道:“南陽十餘邑,溫最大。夫溫即失南陽也。”

須賈道:“南陽十餘邑,皆小邑也,以一城易煮棗,是絕秦也;以多城易煮棗,則不若溫之一邑。”

信陵君對這種利益交換缺乏概念,見最會做生意的須賈大夫也認為是一樁好買賣,心想大約不差,也就不再說什麼了。只有魏齊道:“溫之於王,所念多矣。今一旦失之,當何言以對王?”

車右先生嗤笑道:“相可言於王,失一城耶,失多城耶?失一溫而保餘城,所得不亦多乎!”

在座的幾位都是朝中要員,他們商量定了,大致也就定下來,剩下的就是報告魏王,得到批准。這事自然是落到魏齊身上。於是魏齊帶著須賈大夫一齊入宮,面奏魏王。剩下的人留下來等候迴音。

這時,大梁門衛來報道:“段子幹至!”

雖然魏齊已經走了,大家還是猜到段子幹應該是魏齊約來的,就命令放他進來。段子幹進來後,不見魏齊,十分尷尬。與眾人見過禮,也不敢坐,就在門邊侍立。

信陵君在與秦結盟的時候,初識段子幹,認為他雖然初次辦事,還算在道。便請他坐下。段子幹深施一禮,道:“微賤來遲,諸公恕罪!”

信陵君無話找話,道:“卿其言秦人索煮棗,當以何應之?”

段子幹道:“煮棗,邊邑也,雖近陶,所得者乏。不若允之,而令秦退。”

信陵君道:“若易之以他城,當若何?”

段子幹道:“魏地近秦者,乃南陽也。秦已得八城,復與南陽之地,而盡陷於秦,後難措手。不若與煮棗。”

車右大夫翻了翻眼,道:“智可及,愚不可及!”眾人聽了這句反語,都覺有趣,但均不敢發笑。段子幹也心知是在反諷自己,不由得面紅耳赤。

尷尬之中,魏齊和須賈大夫回來了,魏齊道:“魏王聞諸公所議相合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uwa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